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一对无证家教违规教学,家长被曝光
2023-11-05 23:13:17 责编:小OO
文档


教育部发布《关于查处变相违规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问题的通知》,堵住学科类校外培训的漏洞。通知规定:证照不全的个人不得以家教等名义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无教师资格证的个人不得开展学科培训;在职中小学教师不得在校外有偿补课。通知提到将违规培训机构和个人信息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实施联合惩戒。对此,网友们发表不同看法。

法律分析

近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坚决查处变相违规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问题的通知》,进一步堵住了学科类校外培训的最后一个漏洞。

因为“双减"下来后,一些培训机构为了规避相关,以大学生一对一家教、夏令营等名义违规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

《通知》中有两条就堵住了这个漏洞,

1.违反培训主体有关规定,证照不全的机构或个人,以咨询、文化传播、“家政服务”“住家教师”“众筹私教”等名义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

2.违反培训人员有关规定,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在职中小学教师违规开展有偿补课。

这两条说明了三点。

1、证照不全的个人到学生家里做家教是违规的!2、没有教师资格证的个人,开展学科培训是违规的!3、在职中小学教师,在学校外开展有偿补课是违规的!

其中中小学教师在学校外开展有偿补课是违规的,这个近期查得非常严,有网友调侃,基本就跟打黄打非一个等级了,要知道如果在职老师被查到在外面违规补课,有可能会被踢出老师编制。

第一点和第二点基本就把大学生家教堵住了,因为一般大学生没有教师资格证。

那具体处罚是什么呢?

《通知》里提到要创新监管方式,推进“互联网+监管”,会同相关部门,探索将违规培训的机构和个人信息,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实施联合惩戒,坚决防止变异违规培训行为蔓延。

就是如果被查到,有可能就会上征信。这样以后类似贷款的申请,通过就会比较困难了。

网友们纷纷对此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网友一:我们那有个家长请家教,孩子考上大学,反手举报老师,然后退回学费,又让人赔款的。

网友二:就应当这么严。以前哪有补课一说,自学不好?有问题上网查,和同学研究,不补课就天塌?

网友三:教自己的孩子也应该参照执行。没有教师资格证的不能培训自己孩子,有资格证的培训自己孩子取消资格证上征信。

网友四:早该打击教育资本化了,它们贩卖焦虑,鼓动内卷,逼迫大家不得不进入课外辅导的军备竞赛。

网友五:经济困难的大学生,靠知识赚取学费。这是对知识最大的尊重。

结语

近日,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坚决查处变相违规开展学科类校外培训问题的通知》,有效地堵住了学科类校外培训的最后一个漏洞。通过明确违规行为和相应处罚,该通知进一步规范了培训机构和个人的行为,保护了学生权益和教育公平。我们要认识到,证照不全的个人进行家教、无教师资格的人员开展学科培训、在职中小学教师进行有偿补课都是违规行为。这项监管措施的推行,将利用互联网+监管和征信系统,对违规机构和个人进行联合惩戒,以防止违规行为的蔓延。网友们对此事发表了不同的观点,我们应当认真对待,坚决打击教育资本化,保护教育公平和学生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021修正):第六章 教育与社会 第五十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为其未成年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受教育提供必要条件。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配合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对其未成年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进行教育。

学校、教师可以对学生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2020修订):第六章 保护 第八十六条 各级应当保障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能适应校园生活的残疾未成年人就近在普通学校、幼儿园接受教育;保障不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未成年人在特殊教育学校、幼儿园接受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

各级应当保障特殊教育学校、幼儿园的办学、办园条件,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举办特殊教育学校、幼儿园。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