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不予起诉和免予起诉有哪些区别?
2023-11-05 08:48:18 责编:小OO
文档


不予起诉和免予起诉的区别:不起诉是指认为犯罪嫌疑人不构成犯罪或不应追究刑事责任而决定不起诉;免予起诉是指检察机关认为被告人已构成犯罪但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可以免除刑罚而决定不提起公诉。不起诉有明确法律规定,只要符合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应作出不起诉决定;而免予起诉需根据具体案件情况和法律规定作出决定。

法律分析

不予起诉和免予起诉的区别:

1、不起诉是指人民对机关侦查终结移送起诉的案件,经审查认为犯罪嫌疑人不构成犯罪或者依法不应追究其刑事责任,从而决定不向人民起诉的一种决定。免予起诉,是指检察机关对虽已构成犯罪,但依法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可以免除刑罚的被告人作出的免予向提起公诉追究刑事责任的决定。

2、不起诉是在犯罪嫌疑人没有构成犯罪或者虽然构成犯罪,但依照法律规定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下,才可以使用。免予起诉是被告人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在应负刑事责任的前提下,只是由于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可以免除刑罚的情况下才可以使用。

3、不起诉是有明确的法律规定的,只要存在法律上规定的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之一时,人民就应作出不起诉的决定。免予起诉的适用,需由人民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斟酌法律上的规定作出具体决定。

拓展延伸

不予起诉与免予起诉:区别与适用条件

不予起诉和免予起诉是刑事诉讼中两个不同的概念。不予起诉是指检察机关在初步调查后,认为犯罪事实不成立或者证据不足,决定不向提起公诉。免予起诉则是指检察机关在侦查阶段,对符合特定条件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根据法律规定,决定不起诉或者暂不起诉。两者的区别在于不予起诉是在初步调查阶段做出的决定,而免予起诉是在侦查阶段做出的决定。适用条件方面,不予起诉主要考虑犯罪事实和证据,而免予起诉则会综合考虑被告人的情节、立功表现、悔罪表现等因素。总之,不予起诉和免予起诉都是检察机关根据法律规定行使的权力,旨在保障公正司法和保护。

结语

不予起诉和免予起诉是刑事诉讼中的两个不同概念。前者是在初步调查阶段,认为犯罪事实不成立或证据不足而决定不提起公诉;后者是在侦查阶段,根据法律规定,对符合特定条件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决定不起诉或暂不起诉。二者的区别在于决定作出的阶段和适用条件。不予起诉和免予起诉都旨在维护公正司法和保护。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

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有本法第十六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

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人民决定不起诉的案件,应当同时对侦查中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解除查封、扣押、冻结。对被不起诉人需要给予行政处罚、处分或者需要没收其违法所得的,人民应当提出检察意见,移送有关主管机关处理。有关主管机关应当将处理结果及时通知人民。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