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肋骨骨折可以评定几级伤残
2023-11-03 04:15:27 责编:小OO
文档


法律分析:关于肋骨骨折属于几级伤残,在临床上的差异是非常大的。因为肋骨骨折的具体部位以及严重程度,还有导致的并发症不同,可能会导致鉴定结果有非常大的差异,此类骨折大部分可能会被评定为八级左右的伤残。在具体鉴定的时候,还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来进行推断。此类患者在发生骨折之后,首先要积极的配合医生做相关的治疗,在治疗结束之后,要整理好自己的病历资料,去相关的鉴定机构,像法医门诊,机关或者第三方的检测机构,来提请进行这样的检测。之后才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做出一个比较详细的判定。

一、发生医疗事故,医疗机构应保存哪些证据

1、门诊及住院病历。门诊病历是患者到医院接受治疗最原始的证据材料之一,上面记载了患者的情况以及医生的意见。住院病历包括病程记录、死亡病历讨论记录、会诊意见、上级医师查房记录、抢救结束后补计的病历资料等。这些资料都记载着医生对患者治疗的全过程,也是认定医生在治疗过程中是否存在过失的证据。

2、化验单以及各类检查结果。化验单、心电图、B超、X光片是医生决定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对认定是否为医疗事故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3、手术中切除组织。在某些情况,医生做手术时未能准确切除组织或者未清理干净导致手术失败,是产生医疗事故的重要原因。如有条件,应尽量保存手术中切除的组织,这样的证据更具有说服力。

4、死者的尸体。对于导致患者死亡的医疗事故而言,死者的尸体是最有利的证据。对于一些死因不明的事件,应尽量与家属沟通,达成一致进行尸检,以查清院方对死者的死亡是否有关。

二、骨折无伤残赔偿标准

骨折是否可以评上伤残的等级,主要是看骨折的部位和严重程度,还有后期所造成的功能障碍来进行分析。工伤评不上等级,是得不到最终赔偿的,只要骨折,影响功能,按照规定一般可能评定为伤残的,因为伤残等级的鉴定,主要依据损伤之后是否会对生活和工作造成负面的影响。身体各部位骨折愈合后无功能障碍或轻度功能障碍者的,伤残等级应该可以评为十级伤残。但是,现在很多地区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认为,单纯的手指、脚趾骨折,不能认定为十级伤残。所以说这个是存在地区差异的,部分地区对手指末节骨折,不给伤残入级。

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二条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劳动能力鉴定标准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卫生行政部门等部门制定。第二十三条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