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关于赡养老人的权益与义务
2023-11-03 05:04:03 责编:小OO
文档


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了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赡养人应履行对老年人的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的义务。《老年益保障法》和《民法典》中也有具体规定,对拒绝扶养老人的行为进行了惩罚。赡养人不得以放弃继承权或其他理由推卸责任,也不能附加任何条件。因此,赡养老人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法律对此有明确规定。

法律分析

我国是一个具有传统美德的国家,历来以抚养子女赡养老人互相帮助等为美德,其中赡养,是指子女对父母的供养,在物质和经济上为父母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我国关于赡养老人的法律法规比较完善,其中有如下具体规定:

(一)有关法律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赡养父母是子女应尽的法定义务。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改变,也不得附加任何条件进行。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益保障法》

第十一条,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

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

第十二条,赡养人对患病的老年人应当提供医疗费用和护理。

第十三条,赡养人应当妥善安排老年人的住房,不得强迫老年人迁居条件低劣的房屋。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十六条,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第一千零七十四条,

有负担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对于父母已经死亡或父母无力抚养的未成年的孙子女、外孙子女,有抚养的义务。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对于子女已经死亡或子女无力赡养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赡养的义务。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一条,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该条是遗弃罪的具体规定。

我国《老年益保障法》第15条第1款规定:“赡养老人不得以放弃继承权或者其他理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由此可见,赡养人的赡养义务是由法律明文规定了的,赡养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推卸责任;同样,在赡养老年人这个问题上也是不能附加任何条件的。

结语

我国秉持着传统美德,赡养子女和照顾老人一直被视为美德。我国的法律法规对赡养老人做出了明确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赡养人应提供经济、生活和精神上的支持,不得以放弃继承权或其他理由拒绝赡养。此外,法律还规定了赡养人应提供医疗费用、住房安排等。对于拒绝扶养的情况,法律予以严惩。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赡养老人是法定义务,不得推卸责任或附加条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七章 参与社会发展 第六十六条 国家和社会应当重视、珍惜老年人的知识、技能、经验和优良品德,发挥老年人的专长和作用,保障老年人参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二十四条 赡养人、扶养人不履行赡养、扶养义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老年人组织或者赡养人、扶养人所在单位应当督促其履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二十三条 老年人与配偶有相互扶养的义务。

由兄、姐扶养的弟、妹成年后,有负担能力的,对年老无赡养人的兄、姐有扶养的义务。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