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劳动法律关系是否属于民事
2023-11-01 20:14:55 责编:小OO
文档


劳动关系是民事关系的一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劳动关系的主体是劳动者和依法成立的用工主体与法人,而民事关系的主体是法人与自然人;(2)劳动关系采用劳动合同形式,而民事关系则是协商签定或约定劳务协议;(3)劳动关系存在行政隶属关系,地位不平等,而民事关系双方主体平等,没有行政隶属关系;(4)劳动关系的工资按劳分配,遵守最低工资规定,而民事关系采用等价有偿原则,不受最低工资。

法律分析

从属关系上说,劳动关系是民事关系的一种。原因如下:

(1)劳动关系的主体是劳动者和依法成立的用工主体(可以是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法人(或依法成立的组织)与法人;民事关系的主体是法人(或依法成立的组织)与自然人(包括个人、个体工商户以及承包户、个人合伙);自然人与自然人;

(2)劳动关系的形式是劳动者和用人主体签定劳动合同(雇主应办理招工手续),民事关系的形式是协商签定或约定劳务协议。

(3)劳动关系有行政隶属关系,地位不平等;劳动者应服从用人主体的组织、管理和工作安排;遵守劳动纪律以及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民事关系的双方主体是平等的民事主体,没有行政隶属关系:没有管理与被管理关系,一方自主生产、劳动,另一方不予干预。遵循诚实信用、平等协商的原则。

(4)劳动关系的工资按劳分配、同工同筹原则;应当遵守最低工资的规定;民事关系采用等价有偿原则,不受最低工资。

拓展延伸

劳动合同的法律性质及其适用范围

劳动合同的法律性质及其适用范围是一个涉及劳动法律关系的重要问题。劳动合同作为劳动双方之间约定的法律文件,具有法律约束力,旨在保护劳动者的权益。根据我国法律,劳动合同属于民事法律关系的一种,但也受到劳动法的特殊规定和保护。劳动合同的适用范围涵盖了各类劳动关系,包括雇佣关系、合作关系等。在劳动合同中,雇主和劳动者应当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保障劳动者的权益,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和和谐。因此,劳动合同的法律性质及其适用范围对于维护劳动者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

劳动关系作为民事关系的一种,具有明确的从属关系。劳动者与用工主体之间签订劳动合同,存在行政隶属关系和地位不平等,劳动者需服从组织、管理和工作安排。而民事关系则是双方主体平等,遵循诚实信用和平等协商原则。劳动关系的工资按劳分配,受最低工资规定约束;而民事关系采用等价有偿原则,不受最低工资。劳动合同作为劳动法律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法律约束力,旨在保护劳动者权益。劳动合同的法律性质及适用范围对于维护劳动者权益和促进劳动关系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条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第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民事活动,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