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解除劳动合同的协商过程
2023-11-01 21:29:13 责编:小OO
文档


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主旨是通过平等协商达成一致意见,提前终止劳动合同。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可以协商一致解除合同。在特定条件和程序下,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但必须符合一定条件。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请求,劳动者同意解除时,用人单位应支付经济补偿金。在协商解除的框架内,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标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但如果不协商一致解除,可能会面临违法解除和赔偿的风险。

法律分析

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完全自愿的情况下,双方经过平等协商,达成一致意见,提前终止劳动合同。

法律规定,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为了保障用人单位的用人自主权和劳动者劳动权的实现,在特定条件和程序下,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且不违背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情况下,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必须符合以下几个条件:

1、被解除的劳动合同是依法成立的有效的劳动合同;

2、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必须是在被解除的劳动合同依法订立生效之后、尚未全部履行之前进行;

3、用人单位有权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请求;

4、在双方自愿、平等协商的基础上达成一致意见,可以不受劳动合同中约定的终止条件的。

用人单位提出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同意解除的,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按照劳动法律规定的标准计算经济补偿金:即在用人单位的连续服务年限乘以离职前12个月应发月平均工资。

在协商解除的框架内,虽然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标准有明确法律规定,但为了能顺利达成与员工协商解除劳动关系的目的,经济补偿的支付标准是可以调整的,比如额外支付代通知金、奖励金和速签奖等。如不考虑提高员工的离职补偿标准,则不排除协商解除遇较大障碍或阻力的可能。如用人单位未与员工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而是采取直接进行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操作,届时,将不排除出现违法解除,员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甚至员工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不利结果发生。

结语

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通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提前终止劳动合同。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可以协商一致解除合同。为保障双方权益,解除劳动合同需满足一定条件,包括合同有效性、解除行为时机、用人单位请求权和协商一致等。用人单位提出解除请求,劳动者同意后,应按照法定标准支付经济补偿金。在协商解除过程中,经济补偿标准可灵活调整,以促成双方协商达成。若未经协商一致而采取单方解除,可能导致违法解除和赔偿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