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拖欠工资的公司应依法支付工资,劳动者可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向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劳动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不按时发放工资是侵害劳动者权益的行为,劳动者有权解除劳动合同并获得经济补偿。解决方法包括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争议仲裁。企业应积极解决工资支付问题,以维护员工权益和避免违法行为。
法律分析
公司不按时发工资是违反劳动法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也可以依法向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
《劳动法》第九十一条:“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其支付赔偿金:
(1)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2)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3)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4)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第三十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未及时支付工资的解决方法
1、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劳动监察大队)投诉,由劳动监察大队责令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可以请求加付赔偿金,赔偿金标准: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投诉时,应提供本人身份证复印件以及相关拖欠工资的证据。
2、以未按时足额发放工资为由,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请求解除劳动关系并支付工资和经济补偿金。若仍想维持劳动关系的,可以只请求支付工资。申请劳动仲裁时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书(2份);证据清单和相应证据材料(2份),证据材料主要有劳动合同,工资银行账单;身份证复印件(1份)。
有关企业不能按照既定的时间进行工资的发放,需要对员工进行解释,一旦自己不能合理的处置,就会导致自己的权益维护出现较大的问题,另一方面还会导致违法问题的出现,因此有关企业需要积极的进行自我的解决,这样才会有利于自己的权益保障。
结语
违反劳动法的公司不按时发工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向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根据《劳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克扣、拖欠工资、拒不支付加班工资或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工资等行为均属于侵害劳动者权益,劳动行政部门有权责令其支付工资和赔偿金。此外,根据第三十规定,劳动者还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为维护自身权益,劳动者可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要求支付工资并加付赔偿金,或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企业应积极解决问题,以维护员工权益并避免违法行为的发生,确保自身权益得到保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五章 工 资 第五十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十一条 【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时劳动报酬不明确的解决】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实行同工同酬。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三章 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第三十条 【劳动报酬】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申请支付令,人民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