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犯了挪用特定款物罪既遂一般如何判
2023-11-02 20:09:56 责编:小OO
文档


犯了挪用特定款物罪既遂,判罚具体如下:

1、挪用用于救灾、抢险等特定款物,犯罪情节严重,导致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遭受重大损害的,其直接责任人员,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2、如果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的,会被判处三年至七年有期徒刑。

一、挪用特定款物罪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什么?

挪用特定款物罪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

1、主体要件即对保管、分配和使用特定款物直接负责的相关人员;

2、主观要件即主观方面出于故意;

3、客体要件是国家关于特定款物专门使用的财经管理制度;

4、客观要件即挪用国家用于救灾、抢险等救济款物,情节严重,致使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遭受重大损害的行为。

二、挪用特定款物罪概念

挪用特定款物罪,是指违反特定款物专用的财经管理制度,挪用国家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情节严重,致使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遭受重大损害的行为。挪用特定款物罪的犯罪对象是特定的,是用于救灾、抢险、防汛、扶贫、优抚、移民、救济的款物,这些特定款物必须专用,既可以是钱,也可以是物。本罪的主体是单位。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是国家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而故意挪用,过失不能构成本罪。

三、挪用国家助学金会构成犯罪吗?

挪用国家助学金是犯罪,可能会构成挪用特定款物罪。根据刑法规定,犯此罪情节严重,致使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遭受重大损害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三条

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情节严重,致使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遭受重大损害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