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挪用归个人使用的有
2023-11-02 20:27:41 责编:小OO
文档


法律主观:

挪用归个人使用,就是指将原本属于公共所有、国家所有的财产支取、转移出来,供自己或者自己指定、同意的人使用,不再用作国家公共事业的情形。这里所说的“个人”是相对于国家和公共事业而言,包括将挪出来供自己、家人、亲朋或者公司、企业使用。挪用的用途,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用于等非法活动;(2)用于购买奢侈品等不切实际的个人消费需求;(3)用于投资等营利性活动;(4)用于自己或家属治病等。这些用途虽然各有千秋,但都是法律禁止的,只是由于用途和性质不同,达到犯罪的起点标准不一样,比如:挪用用于非法活动时金额达到3万元就构成犯罪,用于家人治病等普通用途时,金额需要达到5万元,并且在3个月内归还的,不视为犯罪。

法律客观:

《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