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仲裁没有劳动合同怎么办
2023-10-17 07:47:39 责编:小OO
文档


劳动仲裁案件中,当缺乏劳动合同时,仍可以通过其他证据来证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根据《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可以参考以下凭证来认定双方之间的劳动关系:一是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以及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二是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这些证据可以作为劳动仲裁的依据,以确立劳动关系并保障劳动者的权益。

法律分析

劳动仲裁没有合同的,可以通过其他证据证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形成了劳动关系。根据《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

拓展延伸

处理劳动仲裁中无合同纠纷的法律途径

在劳动仲裁中,如果出现无合同的纠纷,可以采取以下法律途径进行处理。首先,可以通过证据证明双方存在劳动关系,例如工资支付记录、工作安排等。其次,可以参考劳动法和相关法规,根据劳动关系的实际情况,确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如果劳动仲裁无法解决争议,可以考虑提起民事诉讼,向寻求合法权益的保护。此外,也可以寻求法律援助,咨询专业律师的意见和建议。总之,无合同的劳动仲裁纠纷可以通过合理的法律途径寻求解决,保护自身权益。

结语

劳动仲裁中无合同纠纷的处理方法多样。证据可以证明劳动关系的存在,如工资支付记录和工作安排等。依据劳动法和相关法规,确定双方权利义务。如仲裁无法解决争议,可提起民事诉讼,寻求保护。法律援助和律师咨询也是可行选择。无合同的劳动仲裁纠纷可通过合理法律途径解决,保护自身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