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非警务类警情分类及处理办法
2023-10-27 14:20:24 责编:小OO
文档


本文讲述了非警务报警对工作产生的负面影响以及解决接处警问题的措施和派出所法律出警操作规程。非警务报警会削弱工作的有效性和专业性,需要加强公共关系、安全教育、警力资源开发和法律体系建设。派出所法律出警操作规程包括派警、初步了解警情和出警处置等流程。对于危及公共安全、人身或财产安全的紧急案(事)件,派警的同时应立即向分管负责人报告和业务主管部门通报。

法律分析

"非警务报警"指的是机关人民职责范围之外的其他110报警,包括非警务报警、骚扰报警、谎报警情和夸大虚报警情等。大量的无效报警使得基层民警疲于奔命,难以兼顾其他工作,从而削弱了工作的有效性和专业性。

一、接处警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案件接处警是指警方在接到报警后,派出来处理警务的情形。通常情况下110报警服务台接到报警后,会根据警情调派警力进行处置。民警接处警,如果短时间内不能有效处置,不仅直接影响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会造成警民关系紧张,甚至出现袭警等警务安全问题.机关解决接处警中的警务安全问题,需要搞好公共关系,改善执法环境;加强安全教育,树立科学战术理念;加强警力资源开发,合理配置警力,弥补警力缺口;完善法律体系,依法保护合法权益。

二、派出所法律出警操作规程

110接到报警后,会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一般流程包括:当事人报警后,首先110给派出所派警,之后派出所初步了解警情(电话询问报警人或110派警员),最后针对不同警情由2名以上警员立即出警。会根据警情调派警力进行处置。比如对危及公共安全、人身或者财产安全的紧急案(事)件,会在派警处置的同时,立即向分管负责人报告,并向业务主管部门通报。

拓展延伸

群众报警110派派出所不出警怎么办

群众报警110派出所不出警可以向上级警务督察部门举报。根据规定,人民遇到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侵犯或处于其他危难情形,应当立即救助;对公民提出解决纠纷的要求,应当给予帮助;对公民的报警案件,应当及时查处。机关负有立即处理刑事案件报警的责任。如果接到110没有出警,则属于行政不作为,机关要承担行政违法的责任。对于具体在多长时间之内到达案件现场,我国并无统一规定,而是由地方有关行政规章确定。

结语

非警务报警不仅削弱了工作的有效性和专业性,还给社会带来了负面影响。因此,机关需要加强公共关系,改善执法环境,加强安全教育,树立科学战术理念,合理配置警力,完善法律体系,依法保护合法权益,以提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十六条个体工商户的债务,个人经营的,以个人财产承担;家庭经营的,以家庭财产承担;无法区分的,以家庭财产承担。农村承包经营户的债务,以从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的农户财产承担;事实上由农户部分成员经营的,以该部分成员的财产承担。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