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2022年农村建房限高多少米
2023-10-27 12:52:39 责编:小OO
文档


农村建房对于非农业生产的农户允许搭建4到5层,并且要求其住宅的高度必须在2.6米到3米之间,不得超出3.3米。而对于搭建住宅是用于农业生产商的,原则上不能超过3层。推出限高是因为大部分农村自建房都是按自己规划的模板来搭建,没有安全保证。
农村建房允许两种布局方式:
①一种是用于农户的庭院农业的生产,原则上不可以超过3层;
②另外一种脱离农业生产的农户允许建4~5层,住宅高度在2.6m~3m为宜,层高不得超过3.3米。
农村建房五项规定:
一、农村自建房屋也要遵守“一户一宅”
以前在农村,男子到成年结婚的时候,村集体就会在一个合适的地点,批一块地皮来自己建房,以备结婚的时候用,这是一种对于成年人的一种权利。
现在想要在农村建房,除了需要同样的手续之外,还附加了一条,那就是必须严格按照一户一宅的要求进行。也就是每一个住户只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农村住房。
过去宅基地的审批权在村集体,管理比较松散,很多人利用这一点,出现了一户多宅的情况。这样的规定也是因为现在的农村,人口流失严重,很多的房屋成为闲置的房屋,无人居住。为了便于管理,不造成土地的浪费,农村全面落实“一户一宅”。
二、农村自建房屋不能占用耕地面积
随着我国对农村建设的重视,耕地成为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任何建筑,任何人都不能占用耕地面积。这是一种保护耕地的方式,也是粮食安全问题的一个方面。自从国家实施对耕地面积的严格保护制度以来,关于耕地的使用成为深入人心的一项。
在农村自建房屋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土地的性质,国家的是严禁占用耕地这种宝贵的资源。如果发现利用耕地面积建造房屋,不管是何种房屋,不管是任何人的房屋,一律拆除。在自建房屋的时候,一定要严格地按照相关的手续进行,以保证自建房屋的合法性。
三、在农村建房一定要注意手续完备,不能未批先建
很多人认为农村的土地随处可见,只要符合,可以先盖着新房,手续慢慢地审批,这种想法不能有。根据我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在没有完备手续的情况下建设新房,一经发现是要第一时间严惩的,这绝不是儿戏,是有严格制度的。
时代不同了,社会主义法治社会,不管那种自建的房屋都要符合法律的要求。
四、在农村自建房屋也有楼层的标准,不能超标准建设
很多人看到农村的房屋建设,会觉得这是个人的自建房屋,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想盖几层就盖几层,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
在农村建房子,房子的高度要符合当地的要求,如果当地要求最高是三层,那在三层之内可以随意,但是坚决不能超过三层。一旦超过三层,就是违规,需要立即拆除,情节严重的还要接受处罚。
五、在农村建房也有面积的要求,不能超过标准面积
农村的房屋并不是很多人想象的那样,只要在自己批准的地面上,想要盖多大的房子,就能盖多大的房子。农村建房在审批中也是有面积要求的,这样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一旦建设的房子超出申请宅基地的面积,就会马上被叫停,这会影响建设房屋的进度。
法律依据
《农村住房建设技术(试行)》
坚持“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原则,做好住房空间、平面布局
(1 )为满足村民的不同需求,可用垂直和水平分户两种布局方案:垂直分户(2-3层), 较适用于从事农业和发展庭院经济的农户,水平分户(4-5层较适用于部分脱离农业生产的农户。
(2)优化农村住房平面布局。住房平面布局要多样化,以适应不同农民生活水平对住房的要求;要按照农民生活习惯,科学组织起居、睡眠、学习、_餐饮、存放工具等基本功能空间,在间划分上基本做到寝居分离、食寝分离和净污分离;北方宜突破传统-明两暗、单进深布局,采取双进深平面布局,厨房、储藏等辅助用房布置于北向,构成防寒空间;南方地区卧室、起居室(堂屋等应有室外空气埴接流通的自然通风;有条件的地区设户内卫生间,适应农民现代生活方式和卫生需求;鼓励集中饲养禽畜。
(3)提高住房的适应性。室内空间组织宜具有一定灵活性,可分可合,适应不同时期家庭结构变化,避免频繁拆改。住房层高一般宜在2.6~ 3.0米之间,中底层层高可酌情增加,但一般不超过3.3米。
(4)合理布置庭院与辅助用房。住房设计应根据农村的自然条件和农民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为农民提供适当的室外庭院空间。院落应根据农民的生活习惯和发展庭院经济的需要,合理安排凉台、棚架、储藏、蔬果木种植、畜禽养殖等功能区。院落各功能场地的布局应符合环境整洁、使用方便的要求,原则上须人畜分离,畜禽栅圈不应设在生活区的上风向位置和院落出入口位置。依据生产需求,科学合理设置辅助用房。辅助用房,如农机具房、农作物储藏间等,应与主房适当分离,可结合庭院灵活布置,要在满足健康、 安全的前提下,有利生产。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