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对公民的报警案件,应当及时查处,如果有玩忽职守不作为行为的,当事人可向其上级机关或纪检监察部门投诉举报。一般不处置都是有比较正当合理的原因,是报警人不理解而已。另外,如果不立案,你有权要求他们出具不立案的通知书,告知不立案的理由。
报警以后不处置问题可以向机关申请复议。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章,不处置是指机关不予立案。机关对于治安等案件的管辖权,因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后,应当积极向机关寻求保护。如果机关在收到当事人的报案后,不依法处置,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提起诉讼也可以提起行政复议。要求机关依法履行法定职责,不过需要说明的是,以报案事项属于治安案件作为前提的,如果属于刑事案件,是不能直接起诉或复议的。是统治阶级为维护统治秩序而设置的武装性质的治安行政力量,是阶级专政的重要工具之一。按其执行的任务不同,各国分别设有不同的警种,如户籍、交通、刑事、司法、治安等。行使职能的官吏,是在与国家机器的形成的同时出现的。
报警以后需要需要多长时间受理
报案没有时间,什么时间报案机关都应当受理。但受理不等于立案,机关受理案件后,经过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予以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情节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具有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情形的,不予立案。不及时报案,会由于时间的拖延导致证据的收集困难,机关受理案件后难以收集证据而导致不立案,也可能由于时间导致超过诉讼时效而不立案.所以要尽量即使报案,才有足于案件的解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
第二十一条 人民遇到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侵犯或者处于其他危难情形,应当立即救助;对公民提出解决纠纷的要求,应当给予帮助;对公民的报警案件,应当及时查处。人民应当积极参加抢险救灾和社会公益工作。
第四十六条 公民或者组织对人民的违法、违纪行为,有权向人民机关或者人民、行政监察机关检举、控告。受理检举、控告的机关应当及时查处,并将查处结果告知检举人、控告人。对依法检举、控告的公民或者组织,任何人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