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报警是到派出所报警 还是打110报警好?
2023-10-27 13:19:36 责编:小OO
文档


律师解析:

没有特别详细的规定,在正规新闻媒体操作层面一般是“约定俗成”的。一般以下几种情况会打马赛克:1、未经机关侦破和宣判的“嫌疑人”。(未经侦破的案件一般不会报,报出来可能是遇到了特殊情况,比如发酵较快有严重影响的时候)2、新闻事件中(尤其纠纷类)未经当事人允许授权使用肖像的。3、未成年人较多情况下都要打码。(家庭纠纷、受害人、身体缺陷等)4、法治类栏目案件侦办经过采访人。5、涉密工作人员不可避免需要接受采访发声的。声音和肖像都需处理。6、可能影响观众不适的内容(如事故类血腥场景一类的)以上是遇到较多的情况,一般采访只要经过被采访人同意的,都可以不打码。打码一是为了保护被采访人的肖像权和隐私权,二是新闻媒体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后续纠纷(免责)。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视法》 第十九条 广播电视节目不得含有下列内容:

(一)违反确定的基本原则,煽动抗拒或者破坏宪 法、法律、法规实施,歪曲、否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二)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泄露国家秘密, 危害,损害国家尊严、荣誉和利益,宣扬恐怖主义、 极端主义;

(三)诋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 视,侵害民族风俗习惯,歪曲民族历史或者民族历史人物, 伤害民族感情,破坏民族团结;

(四)歪曲、丑化、亵渎、否定文化、英雄烈士事

迹和精神;

(五)违背国家宗教,宣扬邪教、迷信;

(六)危害社会公德,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 散布虚假信息,宣扬淫秽、、吸毒,渲染暴力、恐怖, 教唆犯罪或者传授犯罪方法,宣扬基于种族、国籍、地域、 性别、职业、身心缺陷等理由的歧视;

(七)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或者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 康,不利于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八)侮辱、诽谤他人或者散布他人隐私,造成不良社 会影响;

(九)法律、行规禁止的其他内容。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