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构成犯罪不起诉有犯罪记录吗
2023-10-24 17:21:54 责编:小OO
文档


相对不起诉没有犯罪记录。

1、相对不起诉是指检察机关认为行为人犯罪情节轻微、依法不需要被追究刑事责任而做出的决定,而根据我国的无罪推定原则,任何人在被审判机关判决有罪之前都应被推定为无罪;

2、在审查起诉阶段所判断的“犯罪情节轻微”只是检察机关的认识,对行为人作出不起诉决定,行为人是没有犯罪记录存在的。

一、刑事案件撤案的流程

刑事案件撤案的流程:

1、在侦查阶段,机关认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刑事和解后,机关报做不起诉处理;

2、阶段与阶段程序差不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可以直接作出不起诉决定,可以作出无罪判决;

3、刑事公诉案件被害人没有权力撤案。只有公检法在查清案件事实后认为要撤案的才能撤案。

二、信用卡诈骗不起诉的情形包括哪些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40条第4款、第142条的规定,不起诉分为法定不起诉、酌定不起诉和存疑不起诉三类。

1、法定不起诉,又称绝对不起诉。法定不起诉,是指犯罪嫌疑人具有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的不追究刑事责任情形之一的,人民应当作出的不起诉决定。法定不起诉是法律规定的应当不起诉,刑事诉讼法第142条第1款规定:犯罪嫌疑人有本法第15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这里规定的“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是指人民遇到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的情形之一时,只能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没有自由裁量的余地。

2、酌定不起诉,又称相对不起诉。酌定不起诉,是指人民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案件,可以作出的不起诉决定。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42条第2款的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根据这一规定,酌定不起诉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犯罪嫌疑人实施的行为触犯了刑律,符合犯罪构成的要件,已经构成犯罪。二是犯罪行为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

3、存疑不起诉,又称证据不足的不起诉。存疑不起诉是指检察机关对于经过补充侦查的案件,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40条第4款规定:对于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

第十二条 未经人民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第一百七十七条第二款 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第一百七十 不起诉的决定,应当公开宣布,并且将不起诉决定书送达被不起诉人和他的所在单位。如果被不起诉人在押,应当立即释放。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