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犯罪既遂的定义及其刑事责任
2023-10-24 17:45:21 责编:小OO
文档


犯罪既遂是指行为人故意实施的犯罪行为已具备全部主客观要件,刑事责任是指犯罪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学界对犯罪既遂标准存在争论,司法上应坚持罪刑法定原则,立法上应从犯罪事实和刑事出发确定犯罪既遂形态标准。

法律分析

犯罪既遂,是指行为人故意实施的犯罪行为,已经具备了《刑法》分则规定的某种具体犯罪的全部主客观要件。刑事责任是指犯罪人因实施犯罪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按刑事法律的规定追究其法律责任。犯罪既遂是犯罪的一种基本形态,学界关于犯罪既遂的标准存在着争论。在司法上,应当坚持罪刑法定原则,应当以“犯罪构成要件要素齐备说”作为认定犯罪既遂的标准;在立法上,则应当从犯罪事实和刑事的角度出发,以“犯罪目的实现刑事说”作为确立犯罪既遂形态的标准。

拓展延伸

犯罪既遂的定义:从主观和客观角度解析及其刑事责任

犯罪既遂的定义是指犯罪行为在实施过程中达到了预定的结果,即犯罪的目的已经实现。从主观角度来看,既遂犯罪要求犯罪人具有实施犯罪的故意或主观上的认识,即明知故犯。从客观角度来看,既遂犯罪要求实际行为已经完成,即达到了犯罪的预定结果。对于犯罪既遂的刑事责任,法律规定了相应的刑罚,以使犯罪人得到应有的惩罚。刑事责任的大小取决于犯罪的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因此,犯罪既遂的定义及其刑事责任在司法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

结语

犯罪既遂,作为犯罪行为的一种基本形态,要求犯罪人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达到了预定的结果。从主观和客观角度来看,犯罪人必须具有故意或主观上的认识,并且犯罪行为已经完成。对于犯罪既遂的刑事责任,法律规定了相应的刑罚,以实现对犯罪人的惩罚。在司法实践中,坚持罪刑法定原则,并以犯罪构成要件齐备和犯罪目的实现刑事为标准,对犯罪既遂进行认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