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裁定书是审判机关为处理诉讼程序问题或部分实体问题而依法制作的诉讼文书。
2、在我国,依法准许上诉、抗诉的裁定,应当制作裁定书。二审的裁定一般也要制作裁定书。裁定书的主要内容包括:裁定的事项、理由及其他应予裁明的事宜。
3、裁定书的格式、写法、署名等与判决书基本相同。民事裁定书,即人民在审理民事案件和执行民事判决的过程中,查封复议异议裁定书为保障诉讼的顺利进行,就程序问题作出的书面处理决定,是应用写作中常见的一种文体。
什么是刑事裁定书
刑事裁定书是指人民在刑事案件审理或判决执行过程中,就程序问题和部分实体问题所做的书面决定。有书面和口头两种形式。凡用书面语形式表达的,称之为裁定书。裁定书是人民常用的一种重要司法文书,其作用在于保障诉讼顺利进行,保障人民的判决得以实现。生效的裁定书与生效判决书一样,都具有法律上的强制力。
什么是第一审刑事裁定书
第一审刑事判决书,是人民对刑事案件按照第一审程序审理终结后就刑事案件的实体问题作出判决时所制作的法律文书。人民对于所受理的刑事案件,依照第一审程序审理终结,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确认被告人的行为构成犯罪,应负刑事责任,依法作出的书面处理结论,称为第一审刑事有罪判决书。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62条规定,在被告人最后陈述后,审判长宣布休庭,合议庭进行评议,如果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有罪判决。这是制作一审刑事有罪判决书的法律依据。
什么是裁定
裁定是指人民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对诉讼程序问题和部分实体问题所作出的处理决定。在我国,裁定适用于下列范围:
(1)不予受理;
(2)对管辖权有异议的;
(3
)驳回起诉;
(4)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
(5)准许或者不准许撤诉;
(6)中止或者终结诉讼;
(7)补正判决书中的笔误;
(8)中止或者终结执行;
(9)不予执行仲裁裁决;
(10)不予执行公证机关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
(11)其他需要裁定解决的事项。
其中,对上述前三项裁定,当事人可以提出上诉。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提起上诉。最高人民的裁定以及依法不准上诉或者超过上诉期没有上诉的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定。裁定书由审判人员、员署名,加盖人民印章。口头裁定的,记入笔录。
裁定错误国家赔偿的的相关法律规定是什么样的
裁定错误国家赔偿的的相关法律规定是:
人民在民事诉讼、行政诉讼过程中,违法采取对妨害诉讼的强制措施、保全措施或者对判决、裁定及其他生效法律文书执行错误,造成损害的,赔偿请求人要求赔偿的程序,适用本法刑事赔偿程序的规定。
民事裁定书有什么用?
民事裁定书,即人民在审理民事案件和执行民事判决的过程中,为保障诉讼的顺利进行,就程序问题作出的书面处理决定,是应用写作中常见的一种文体。作用如下:
1、可以看出案子的的案由;诉讼请求,争议的事实和理由。
2、可以看出判决认定的事实和理由,以及适用法律依据。
3、可以看出本案判决结果和诉讼费用的承担。
4、上诉期间和上诉。
5、可以看出判决书是哪个审判长、审判员、员参加审理,还有的公章。 该内容由 苑学宁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