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交通设施破坏罪的判刑标准
2023-11-14 19:36:24 责编:小OO
文档


破坏交通设施罪的刑罚根据犯罪后果的严重程度而定,未遂者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严重后果者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破坏交通设施罪的界限与盗窃罪无明确界定。

法律分析

一.破坏交通设施罪怎么判刑

1.破坏交通设施罪有既遂、未遂之分。行为人构成破坏交通设施罪,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一十七条,破坏轨道、桥梁、隧道、公路、机场、航道、灯塔、标志或者进行其他破坏活动,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一十九条第一款,破坏交通工具、交通设施、电力设备、燃气设备、易燃易爆设备,造成严重后果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二.破坏交通设施罪与盗窃罪的界限是什么

拓展延伸

交通设施破坏罪的法律适用与量刑准则

交通设施破坏罪是指故意破坏公共交通设施,严重影响社会交通秩序和公共安全的犯罪行为。对于该罪行的法律适用和量刑准则,主要根据犯罪的性质、情节、后果以及犯罪人的主观故意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犯罪分子可能面临罚款、拘役、有期徒刑等刑罚。法律适用和量刑准则的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共利益,惩罚犯罪行为,并起到威慑作用。同时,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会综合考虑被告人的认罪态度、悔罪表现等因素,对刑罚进行量刑裁定。这样的法律适用与量刑准则有助于维护交通设施的安全和公众的利益。

结语

破坏交通设施罪的刑罚根据犯罪行为的后果来定。若未造成严重后果,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若造成严重后果,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破坏交通设施罪与盗窃罪的界限主要取决于行为的性质和后果。法律适用和量刑准则旨在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共利益,对犯罪行为进行惩罚和威慑,同时考虑被告人的认罪态度和悔罪表现等因素。这有助于维护交通设施的安全和公众的利益。

法律依据

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五章 证 据 第七十五条 对危害犯罪、恐怖活动犯罪、性质的组织犯罪、毒品犯罪等案件,证人、鉴定人、被害人因在侦查过程中作证,本人或者其近亲属的人身安全面临危险的,机关应当采取以下一项或者多项保护措施:

(一)不公开真实姓名、住址、通讯方式和工作单位等个人信息;

(二)禁止特定的人员接触被保护人;

(三)对被保护人的人身和住宅采取专门性保护措施;

(四)将被保护人带到安全场所保护;

(五)变更被保护人的住所和姓名;

(六)其他必要的保护措施。

证人、鉴定人、被害人认为因在侦查过程中作证,本人或者其近亲属的人身安全面临危险,向机关请求予以保护,机关经审查认为符合前款规定的条件,确有必要采取保护措施的,应当采取上述一项或者多项保护措施。

机关依法采取保护措施,可以要求有关单位和个人配合。

案件移送审查起诉时,应当将采取保护措施的相关情况一并移交人民。

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十二节 侦查终结 第二百九十二条 被害人提出附带民事诉讼的,应当记录在案;移送审查起诉时,应当在起诉意见书末页注明。

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五章 证 据 第七十六条 机关依法决定不公开证人、鉴定人、被害人的真实姓名、住址、通讯方式和工作单位等个人信息的,可以在起诉意见书、询问笔录等法律文书、证据材料中使用化名等代替证人、鉴定人、被害人的个人信息。但是,应当另行书面说明使用化名的情况并标明密级,单独成卷。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