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劳动局对未签劳动合同纠纷的处理方式
2023-11-14 19:40:10 责编:小OO
文档


劳动合同是法律强制性规定必须签订的,双方签订劳动合同可以确保权益,证明劳动关系,并作为工伤等情况的证据。用人单位不给劳动者劳动合同是违法行为,劳动者可以投诉要求给予一份合同。劳动合同应由双方协商一致并在文本上签字或盖章生效,每方各保留一份合同文本。

法律分析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是法律强制性规定必须签的;双方签订劳动合同后,可以把约定的待遇等写入,避免以后发生争议。并且劳动合同可以证明双方存在劳动关系,劳动者发生工伤等时,可以作为证据。

用人单位不给劳动者一份劳动合同,属于违法行为,劳动者可以去劳动监察投诉,要求给劳动者一份。

《劳动合同法》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十六条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

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拓展延伸

应对员工未签劳动合同向劳动局投诉的法律策略

应对员工未签劳动合同向劳动局投诉的法律策略是关键。首先,企业应确保遵守劳动法规,及时与员工签订合同,以避免此类纠纷。若已发生投诉,企业应积极配合劳动局的调查,提供相关证据和文件,如劳动合同草案、工资单等。同时,企业应咨询专业律师,了解法律责任和权益保护措施。在与员工和劳动局的沟通中,企业应保持冷静、合作的态度,遵守法律程序,尽量通过协商解决纠纷。如有需要,可寻求法律救济途径,如仲裁或诉讼。最重要的是,企业应重视合同管理,确保与员工签订合法有效的劳动合同,以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结语

合理合法签订劳动合同,是劳动关系的基础,也是维护双方权益的重要手段。劳动合同不仅规定了待遇和权益,更能证明劳动关系的存在,为劳动者提供工伤等方面的保障。用人单位不给劳动者劳动合同属于违法行为,劳动者可向劳动监察投诉,要求合法签订合同。在应对员工未签劳动合同的投诉时,企业应遵守法律程序,积极配合调查,并咨询专业律师寻求法律救济途径。重视合同管理,确保合法有效的劳动合同,是预防类似问题再次发生的关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二条 【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四十 【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七条 【违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