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造罪的处罚为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单位犯罪的,单位罚金,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按自然人犯罪规定处罚。虚开数额较小的不构成犯罪,税务机关可给予行政处罚。
法律分析
持有伪造的罪既遂的处罚为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自然人犯罪的规定处罚。对于虚开数额较小的违法行为,不构成犯罪,可由税务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拓展延伸
伪造罪的法律责任与刑罚有何关系?
伪造罪的法律责任与刑罚存在密切关系。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伪造罪是指故意伪造、变造、买卖伪造的,以骗取财物或者逃避税款的行为。对于该罪行,我国刑法明确规定了相应的刑罚,包括拘役、有期徒刑以及罚金等。具体刑罚的确定取决于伪造罪的情节严重程度、犯罪主体的故意程度等因素。法律责任与刑罚的关系在于,刑罚旨在对犯罪行为进行惩罚和制止,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因此,伪造罪的法律责任与刑罚紧密相连,通过刑罚的适用来维护社会的法律秩序和公共利益。
结语
伪造罪的法律责任与刑罚息息相关。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于持有伪造的罪既遂者,可处以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单位犯该罪的,除了对单位判处罚金外,还要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自然人犯罪的规定进行处罚。对于虚开数额较小的违法行为,虽不构成犯罪,但税务机关可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法律责任与刑罚的紧密结合旨在惩罚犯罪行为、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条盗窃专用或者可以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使用欺骗手段骗取专用或者可以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二百一十条之一明知是伪造的而持有,数量较大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数量巨大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