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规定了持有伪造的犯罪,根据数量不同划分了两种刑罚,并规定了附加刑。主观上必须是“明知”,不知道或不可能知道的情况下不构成犯罪。数量较大的可处有期徒刑,数量不大的要综合考虑社会危害性来判断是否构成犯罪。单位犯罪对单位判罚金,对直接责任人员也依法处罚。
法律分析
刑法对持有伪造的犯罪规定了两档刑,考虑到这类犯罪是牟利性的,除自由刑外,还规定了附加刑。
1、犯持有伪造的罪,且数量巨大的,处2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数量较大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3、单位犯持有伪造的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的规定处罚。
本罪的行为人主观上必须是“明知”,包括明知必然和明知可能。如果行为人不知道是伪造的,而且根据具体情况也不可能知道是伪造的而持有的,不构成本罪。
持有伪造的数量不大的也不构成犯罪同时还要综合考虑案件的社会危害性的大小,从犯罪情节等方面加以判断是否构成犯罪,是否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拓展延伸
伪造罪的法律责任及刑罚情况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伪造罪是一种严重的经济犯罪行为,其法律责任和刑罚情况如下。根据犯罪的情节和后果的严重程度,犯有伪造罪的个人或单位将面临不同的刑事责任。一般情况下,个人伪造罪的刑期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单位伪造罪的罚金数额较高,可以根据犯罪所得的金额或者伪造数额的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三进行处罚。同时,对于情节严重的犯罪行为,如伪造特定、大额伪造、多次伪造等,将面临更加严重的刑罚,刑期可达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犯罪行为涉及到其他犯罪,如偷税漏税、洗钱等,将会受到更加严厉的法律制裁。总之,伪造罪是一项严重的犯罪行为,一经发现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结语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伪造罪是一项严重的经济犯罪行为。根据犯罪情节和后果的严重程度,个人或单位犯有伪造罪将面临不同的刑事责任。一般情况下,个人犯罪者可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单位犯罪者将面临较高的罚金,可根据犯罪所得金额或伪造数额的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三进行处罚。对于情节严重的犯罪行为,刑期可达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若犯罪行为涉及其他犯罪,如偷税漏税、洗钱等,将面临更加严厉的法律制裁。总之,伪造罪是一项严重的犯罪行为,一经发现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一十条之一
明知是伪造的而持有,数量较大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数量巨大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一、持有伪造的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明知是伪造的而持有,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成立持有伪造的罪:
(一)持有伪造的专用五十份以上或者票面额累计在二十万元以上的;
(二)持有伪造的可以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一百份以上或者票面额累计在四十万元以上的;
(三)持有伪造的第
(一)项、第
(二)项规定以外的其他二百份以上或者票面额累计在八十万元以上的。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