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我国对缓刑适用有什么规定,缓刑适用的条件有哪些?
2023-09-29 15:34:16 责编:小OO
文档


一、我国对缓刑适用有什么规定?我国刑法第67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

二、缓刑适用的条件有哪些?一般认为,刑法对适用缓刑的上述规定,从四个方面原则确定了适用缓刑的具体条件,即轻刑罚、轻情节、有悔罪表现及不致再危害社会。只有当某种罪犯同时具备上述四个要件时才能适用缓刑。

(一)缓刑只适用于轻刑罚的犯罪分子缓刑只适用于轻刑种、短刑期的犯罪分子。适用缓刑的目的,是为了补救短期自由刑的不足。因此,缓刑一般只适用于被判处短期徒刑或监禁的犯罪人。对被判处无期徒刑以及长期徒刑的,则排除适用缓刑的可能性。这里对适用缓刑条件中所说的“判处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是指宣告刑,而不是指法定刑。在我国刑法分则条文的具体规定中,对普通刑事犯罪可判处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情况占了绝大多数,这就使法律本身为扩大缓刑的适用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二)缓刑只适用于轻情节的犯罪分子“轻情节”是指犯罪情节轻微、以及有法定从轻、减轻处罚的情节。犯罪情节较重者,其社会危害性较大,行为人重新危害社会的可能性也就相对较大,对这些犯罪分子适用缓刑,无法达到教育改造和预防犯罪的刑罚目的。因此,缓刑只适用于犯罪情节轻微者,对累犯、惯犯等主观恶性较大,重新危害社会的可能性大的罪犯,不能适用缓刑。

(三)缓刑只适用于具有悔罪表现的犯罪分子悔罪表现是指罪犯作案后主观上对所犯罪行为有悔恨和改过自新的表示,客观上有弃旧改过的具体行为。衡量某一罪犯是否具有悔罪表现,不能只看罪犯的主观态度,而应该结合其实际表现综合分析。对有悔改表现的犯罪人适用缓刑,可以达到缓刑所期望达到的效果。对社会来说,不仅不会产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且还为社会创造了财富;对悔罪表现的犯罪人来说,缓刑为其提供了复归社会的良好机遇。

(四)缓刑只适用于放在社会上确实不致再造成危害的犯罪分子适用缓刑时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留在社会上也不会再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这实际上是一种科学预测,它是通过对被告人所犯罪行的性质、社会危害程度、犯罪前的一贯表现以及诉讼过程中的表现等综合评判而得出的结论。审判实践中,有的罪犯虽有悔罪表现,宣告刑也是在三年徒刑以下,但从犯罪的主观恶性、犯罪手段等方面看,很难得出将其留在社会上不会再危害社会的结论,因而就不能适用缓刑。这是缓刑条件中最为实质的内容,是适用缓刑的决定性条件。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