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认罪与自首的差异是什么
2023-09-29 05:11:13 责编:小OO
文档


当庭认罪与自首的区别在于:当庭认罪是酌定的从轻处罚情节,自首是法定的从轻减轻处罚情节。自首的处罚程度比当庭认罪更为严厉。当庭自愿认罪是在审判时自愿承认被指控的犯罪,而自首是在犯罪后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罪行。根据《刑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获得从轻或减轻处罚,甚至免除处罚。即使犯罪嫌疑人没有自首情节,但如实供述罪行可以获得从轻处罚,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还可以减轻处罚。

法律分析

当庭认罪与自首的区别有:

1、当庭认罪是酌定的从轻处罚情节,自首是法定的从轻减轻处罚情节;

2、自首从轻处罚程度比当庭认罪从轻程度要大;

3、当庭自愿认罪是犯罪人在审判时,自愿承认被指控的犯罪。自首是犯罪嫌疑人在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并且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法律依据】

《刑法》第六十七条,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拓展延伸

认罪与自首的法律区别和影响力分析

认罪与自首在法律上有着明显的区别。认罪是指被犯罪嫌疑人在审判过程中承认自己的罪行,并对其负责。而自首则是指犯罪嫌疑人在犯罪后主动向司法机关投案自首,表明自己的犯罪事实。这两者的区别在于认罪是在审判过程中承认罪行,而自首是在犯罪之后主动投案。在法律上,认罪可以减轻犯罪嫌疑人的刑罚,而自首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刑罚。然而,认罪和自首对于具体案件的影响力是不同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认罪可能会为犯罪嫌疑人带来一定的法律后果,而自首则可能会被法庭视为悔罪表现,可能对刑罚量刑产生积极影响。因此,在具体案件中,犯罪嫌疑人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和法律规定,权衡认罪和自首的利弊,做出最合适的选择。

结语

认罪与自首在法律上有明显区别。认罪是在审判过程中承认罪行,自首是犯罪后主动投案。认罪可减轻刑罚,自首可减轻刑罚程度更大。具体情况需根据法律规定和个人情况权衡利弊。在法庭上,自首可能被视为悔罪表现,对量刑有积极影响。犯罪嫌疑人应根据具体案件选择最合适的方式。

法律依据

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九章 执行刑罚 第四节 对又犯新罪罪犯的处理 第三百一十六条 被剥夺政治权利、管制、宣告缓刑和假释的罪犯在执行期间又犯新罪的,由犯罪地机关立案侦查。

对留看守所执行刑罚的罪犯,因犯新罪被撤销假释的,应当根据侦查、审判需要,由犯罪地看守所或者原执行看守所收监执行。

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十章 特别程序 第三节 犯罪嫌疑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 第三百三十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依照刑法规定应当追缴其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产的,经县级以上机关负责人批准,机关应当写出没收违法所得意见书,连同相关证据材料一并移送同级人民:

(一)恐怖活动犯罪等重大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逃匿,在通缉一年后不能到案的;

(二)犯罪嫌疑人死亡的。

犯罪嫌疑人死亡,现有证据证明其存在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产应当予以没收的,机关可以进行调查。机关进行调查,可以依法进行查封、扣押、查询、冻结。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2012修正):第三章 刑罚的执行 第四节 减刑、假释 第二十九条 被判处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在服刑期间确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的,根据监狱考核的结果,可以减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

(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

(二)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

(三)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

(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

(五)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

(六)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