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如何处理三无产品?
2023-09-29 05:06:17 责编:小OO
文档


三无产品的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对于标识不符合要求的产品,责令改正;对于严重违规的有包装产品,责令停产、销售,并罚款30%以下;有违法所得的,追缴所得。三无产品的赔偿:欺诈行为需按购买价三倍赔偿,不足500元则赔偿500元。消费者可要求销售者或生产者承担产品缺陷造成的损害。投诉三无产品:向工商部门咨询并填写投诉材料,交付被投诉产品并索要收据,耐心等待审核。

法律分析

一、三无产品怎么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三无产品的罚则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五十四条:产品标识不符合本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的,责令改正;

有包装的产品标识不符合本法第二十七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百分之三十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二十七条产品或者其包装上的标识必须真实,并符合下列要求:

(一)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

(二)有中文标明的产品名称、生产厂厂名和厂址;

(三)根据产品的特点和使用要求,需要标明产品规格、等级、所含主要成份的名称和含量的,用中文相应予以标明;需要事先让消费者知晓的,应当在外包装上标明,或者预先向消费者提供有关资料;

(四)限期使用的产品,应当在显著位置清晰地标明生产日期和安全使用期或者失效日期;

(五)使用不当,容易造成产品本身损坏或者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应当有警示标志或者中文警示说明。

二、三无产品怎么赔偿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由于产品缺陷导致消费者损害的,消费者既可以要求销售者承担责任,也可以要求生产者承担责任。另外,销售三无产品属于欺诈,可以要求三倍赔偿。

三、买到三无产品怎么投诉

(一)到当地工商部门询问工作人员,并填写投诉材料;

(二)根据要求将被投诉产品交予工商部门,并索要工商部门出具的收据;

(三)耐心等待工作人员的审核。

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对于三无产品的处罚措施包括责令改正、责令停产停售,并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还要没收违法所得。对于经营者提供有欺诈行为的,消费者可以要求增加赔偿金额为购买商品价款或接受服务费用的三倍,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如果购买到三无产品,可以向当地工商部门咨询并填写投诉材料,将被投诉产品交给工商部门,并索要收据,耐心等待工作人员的审核。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2018修正):第五章 罚 则 第六十二条 服务业的经营者将本法第四十九条至第五十二条规定禁止销售的产品用于经营性服务的,责令停止使用;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所使用的产品属于本法规定禁止销售的产品的,按照违法使用的产品(包括已使用和尚未使用的产品)的货值金额,依照本法对销售者的处罚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2018修正):第五章 罚 则 第五十七条 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认证机构伪造检验结果或者出具虚明的,责令改正,对单位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取消其检验资格、认证资格;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认证机构出具的检验结果或者证明不实,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造成重大损失的,撤销其检验资格、认证资格。

产品质量认证机构违反本法第二十一条第二款的规定,对不符合认证标准而使用认证标志的产品,未依法要求其改正或者取消其使用认证标志资格的,对因产品不符合认证标准给消费者造成的损失,与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承担连带责任;情节严重的,撤销其认证资格。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2018修正):第五章 罚 则 第五十五条 销售者销售本法第四十九条至第五十三条规定禁止销售的产品,有充分证据证明其不知道该产品为禁止销售的产品并如实说明其进货来源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