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老人低保怎么办理呢
2023-10-05 00:22:22 责编:小OO
文档


法律分析:1、申请。《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第7条规定:“申请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寺遇,由户主向户籍所在地的事处或者镇提出书面申请,并出具有关证明材料,填写《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审批表》。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由其所在地的事处或者镇初审,并将有关材料和初审意见报送县级民政部门审批。”

2、调查核实。为了解是否有必要给予申请人最低生活保障,有关审批部门必须对此进行核实。根据《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第7条规定,管理审批机关为审批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需要,可以通过入户调查、邻里访问以及信函索证等方式对申请人的家庭经济状况和实际生活水平进行调查核实;申请人及有关单位、组织或者个人应当接受调查,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3、批准及发放。根据《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第规定,县级民政部门经审查,对符合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条件的家庭,应当区分下列不同情况批准其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1)对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又无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或者抚养人的城市居民,批准其按照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全额享受。

(2)对尚有一定收入的城市居民,批准其按照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差额享受。管理审批机关应当自接到申请人提出申请之日起的30日内办结审批手续,对于不符合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条件的,规定应当书看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由管理审批机关以货币形式按月发放:必要时,也可以给付实物。

4、对不批准的救济。由于种种原因,县级民政部门可能不批准老年人的申请,在这种情况下,老年人可以向县级或者至磊民政部门提出复议的申请。也就是要求他们重新考虑您的申请。假如复议的机关也不批准的,那么老年人还可以向所在的县级人民起诉县级民政部门。需要注意的是,在这种情况下,起诉的对象应当是负责批准的部门,而不是复议机关。申请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寺遇,由户主向户籍所在地的事处或者镇提出书面申请的。老年人如果对有关问题不清楚的话,可以咨询居民委员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二条 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第三条 社会保险制度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社会保险水平应当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