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实习期三个月中途可以退出吗
2023-10-03 16:22:26 责编:小OO
文档


实习三个月期间可以辞职吗

实习生在实习期是可以辞职的,实习从严格的角度来说不是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实习生辞职时要提前通知实习单位。

实习生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合同关系

(一)使用实习生的法律风险和防范

在校生在用人单位实习,是很普遍的现象,但实习这种行为究竟能否构成劳动关系,是否应受《劳动法》保护?目前,学界对这一问题存在争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劳动者的年龄、学历、是否纳入就业保障范围都作了明确的规定。一般认为,实习生仍是在校学生,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劳动者,他和实习单位之间没有建立起事实或者法律上的劳动关系,所以在现行法律体系下实习生与实习单位的关系不属于劳动关系,不受《劳动法》及《劳动合同法》的调整。劳动部印发的《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2条规定: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俭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从该规定可以看出,在校实习生并不具备“劳动者的资格”,所以,在校实习生不能算是《劳动合同法》意义上的劳动者,他们与实习单位不存在劳动关系,不享受社会保险待遇,在实习期内发生伤亡事故不具备工伤认定的主体资格。

(二)使用实习生的法律建议

鉴于目前相关的规定不足,为保护实习生和用人单位的权益,建议从以下两个方面防范实习生引发的劳动风险:

第一、签订实习协议来保障实习生的权益。在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前提下,签订实习协议可以补充法律的不足。实习协议是指实习生与企业、学校通过三方自愿协商的方式签订的协议,对实习报酬、安全工作、事故责任、投保等事项作出具体约定,特别是对实习生在实习期间发生伤亡事故承担责任的问题进行明确约定,以便进行有效救济。

第二、完善保险。现在大部分在校学生都参加了学生意外伤害保险,但因其赔偿限额往往极其有限,不能满足重大伤亡事故中的学生获得赔偿的目的。实习过程中的意外风险有时要大于在校期间,特别是到基层车间工作实习的学生,由于不熟悉机械的操作规程,出现人身意外的风险比较大。实习生可以结合自身实习情况参加更高赔偿限额的人身意外险或类似的其他险种,防患于未然。 该内容由 杨海艳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