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我国出口企业税负率的计算方法
2023-10-03 14:28:51 责编:小OO
文档


我国出口企业税负率的计算方法分为两种情况,其中一种是考虑期初进项留抵数和退税金额的影响,另一种是不受影响的企业。税负率是指占应税销售收入的比例,对小规模纳税人来说是3%,而一般纳税人由于可以抵扣进项税额,税负率低于17%或13%。具体计算结果可能因企业和收入差异而有所不同,但通常小规模出口企业的税负率不超过3%。

法律分析

一、在我国出口企业税负率怎么算?

目前对于出口型生产企业税负率的计算方法分二种情况:

(1)期初进项留抵数中有以前年度出口但末申报退税的进项留抵在内,且数额较大,主要形成原因是由于新批的出口企业受一定条件,前十三个月不能申报出口退税,其金额放在留抵进项中体现。且到年末仍有留抵,其留抵数的计算应为上年末纳税申报表的期末留抵数-下年度1月份纳税申报上的本期免抵退货物应退税额,此时期初留抵直接影响到下年度的税负率,此时当年实际税负率的计算方法:(全年销售收入(内外销之和)乘17%-当年进项)/全年销售收入。

(2)对于不受上项因素影响的企业:税负率的计算公式有二种:

第一种计算方法是(出口的免抵税额内销的应交税金)/(内销的销售额外销的销售额)=税负]

第二种方法是:(全年销售收入乘17%-进项税额期初进项留抵-期末进项留抵)/全年销售收入。

此两种计算方法的结果是一致的。

以上计算中的进项税额均为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出口货物进项转出,期初期末留抵均为纳税申报上的留抵数-下期申报表当月免抵退货物应退税额。

从税负计算的原理来说是为了计算增加值税负率,所以,对于进项转出,要考虑是什么事项,对于免抵退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的进项转出,不应考虑的.其他要看具体情况,比如免税货物用,非应税用,等等考虑进去就可以了,更准确的计算还应考虑期初期末的存货.

二、税负率是什么?

税负率是指纳税义务人当期应纳占当期应税销售收入的比例。对小规模纳税人来说,税负率就是征收率:3%,而对一般纳税人来说,由于可以抵扣进项税额,税负率就不是17%或13%,而是远远低于该比例。通常情况下,当期应纳=应纳明细账“转出未交”累计数“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累计数。

目前我国在税负率的计算方式上采用了两种不同的公式,和出口企业全年的总收入是有很大的关系的,而且出口企业在经营的过程当中有些时候可以享受到免抵税额的,所以具体计算出来的税负率可能都是有差别的。不过通常情况下,我国小规模的出口企业的赋税率是不会超过3%的。

结语

根据以上情况,我国出口企业税负率的计算方法有所不同。对于期初进项留抵数中包含以前年度出口但末申报退税的进项留抵的情况,需要将其考虑在内。对于不受此影响的企业,税负率的计算公式有两种方法,但结果是一致的。税负率是指纳税义务人当期应纳占当期应税销售收入的比例。对小规模纳税人来说,税负率为征收率:3%;而对一般纳税人来说,由于可以抵扣进项税额,税负率远低于17%或13%。通常情况下,我国小规模出口企业的税负率不会超过3%。

法律依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员会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适用、消费税、营业税等税收暂行条例的决定: 一、在有关税收法律制定以前,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自1994年1月1日起适用发布的暂行条例、消费税暂行条例和营业税暂行条例。1958年9月1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一百零一次会议原则通过、1958年9月13日公布试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工商统一税条例(草案)》同时废止。

中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天然气,按实物征收,其税率和征收办法由另行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特权与豁免条例: 第十六条 外交代表免纳捐税,但下列各项除外:

(一)通常计入商品价格或者服务价格内的捐税;

(二)有关遗产的各种捐税,但外交代表亡故,其在中国境内的动产不在此限;

(三)对来源于中国境内的私人收入所征的捐税;

(四)为其提供特定服务所收的费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特权与豁免条例: 第二十条 与外交代表共同生活的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如果不是中国公民,享有第十二条至第十所规定的特权与豁免。

使馆行政技术人员和与其共同生活的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如果不是中国公民并且不是在中国永久居留的,享有第十二条至第十七条所规定的特权与豁免,但民事管辖豁免和行政管辖豁免,仅限于执行公务的行为。使馆行政技术人员到任后半年内运进的安家物品享有第十第一款所规定的免税的特权。

使馆服务人员如果不是中国公民并且不是在中国永久居留的,其执行公务的行为享有豁免,其受雇所得报酬免纳所得税。其到任后半年内运进的安家物品享有第十第一款所规定的免税的特权。

使馆人员的私人服务员如果不是中国公民并且不是在中国永久居留的,其受雇所得的报酬免纳所得税。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