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父母出资购买的房产离婚时怎么分
2023-10-02 22:55:38 责编:小OO
文档


【离婚案例】

夫妻感情走到末路时,大家关心最多的往往是问题。随着房价的飙升,房产日益成为夫妻离婚时财产分割的焦点。同样也是因为房价的不断增长,房产的出资情况也日益复杂化——“父母出全款为未婚子女购房”、“父母出首付小两口还房贷”、“父母在孩子婚后为其购房”……随之而来的,因权属关系不明而产生的纠纷也日益增多。

司法实践中,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呢?

情况1——

父母在孩子婚前为其全资购房离婚怎么分?

案例:

王-刚和小丽2007年经人介绍相识,后确立恋爱关系。在两个人即将谈婚论嫁时,王-刚的父亲全款买了一套房产给儿子用。

2009年两人闹离婚,因房产分割发生争议。

王-刚认为房子是父亲赠与给自己的,小丽没有出一分钱,房子跟小丽没关系;而小丽则认为,既然公公当初买房就是为了两人结婚用的,这套房子就理所应当视为夫妻共同财产,她也应该拥有一半的产权。

两人为此闹到,经审理后认为,房子属于王-刚的婚前个人财产,归王-刚一个人所有。

情况2——

婚后父母出资购房小两口能否利益均沾?

案例:

张-京和李-佳2004年6月23日登记结婚。2006年小两口看中了位于市区的一处房产,张-京的父亲张*元是一家公司的董事长,经济实力颇为雄厚,他出全款为小两口买下了这套房。

2008年,张-京和李-佳因为琐事开始闹矛盾。张*元担心一旦儿子和媳妇离了婚,儿媳妇会分走房产价值的一半。

2009年8月,张*元将儿子和媳妇起诉到法庭,让两人偿还当初买房的80万元。张*元称,那80万元是自己借给小两口的,而且还在法庭中出示了张-京给自己打的。庭审中,张-京完全承认父亲的诉讼请求,表示会尽力还钱,但是李-佳却表示,当时公公是自愿出资给小两口买房的,不是借是赠与,而且丈夫打借条的事情自己从不知道,不同意还钱。

经审理认为,张*元和张-京是父子关系,张-京向张*元出具欠条,未有李-佳签字确认,此笔款不能认定为夫妻共同,张*元是在儿子结婚后为小两口购置房屋出资,该出资应当认定为对夫妻双方的赠与。据此驳回了张*元的诉讼请求。

情况3——

父母首付小两口还贷谁该多分?

案例:

2006年,恋爱两年的钱-玲和邢-波开始筹备婚礼,两人准备买一处价值120万元的房产,邢-波的父亲为儿子买房出了20万元。房子装修完毕后,小两口入住,并一起还房贷。结婚三年后,钱-玲和邢-波因感情不和诉至法庭要求离婚。因房产证上写的是两个人的名字,钱-玲要求分走房屋财产的一半。但是邢-波认为房子的首付是自己父亲出的,而且婚后他承担了大部分的房贷,房子不能平分。案件审理过程中,两人一致认为现在房屋值140万元。经审理认为,邢-波的父亲出的20万元首付属于邢-波的婚前个人财产,扣除剩余的贷款和利息20万元,其余的100万元认定为共同财产。最终判决房产归邢-波所有并偿还剩余贷款,邢-波给付钱-玲房屋折价款50万元。

法官解析——

随着房价的不断攀升,很多面临成家立业的年轻人只能依赖父母出资“买房置地”,这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法律问题。

最高人民《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二十二条对父母出资为子女购房的情况作了明确规定:“当事人结婚前,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该出资应当认定为对自己子女的个人赠与,但父母明确表示赠与双方的除外。当事人结婚后,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该出资应当认定为对夫妻双方的赠与,但父母明确表示赠与一方的除外。”这条司法解释既遵循了善良风俗,又保护了出资方的合法权益,为父母出资给子女买房的性质确立了合理的认定规则。

另外,“父母付首付,小两口还贷款”,是时下许多年轻人结婚购房的流行做法,但如今年轻人“闪婚闪离”如同家常便饭,这无疑让父母们担心,一旦日后婚姻告急,自己积攒的“血汗钱”是否就归了“外人”。根据上述《解释》第二十二条的规定,父母出的首付按照赠与的时间认定赠与的对象,即婚前赠与的视为对子女单方的赠与,婚后赠与的视为对夫妻双方的赠与。房产价值的其余部分扣除贷款后视为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一般视具体情况将房屋判给一方,由得到房屋的一方给付对方房屋折价款。

法官提示——

房产有了父母的“股份”,产权问题就会变得有些麻烦。尽管法律进行了相关规定,但是如果想避免纠纷,最好做一下财产公证。但是,公证也是一柄婚姻生活的双刃剑。一方面,它能保护夫妻双方的个人财产,减少不必要的纠纷;另一方面,也可能让一些人心理上不容易接受,给婚姻生活带来阴影。所以不管是父母还是夫妻双方,为了日后家庭生活的幸福也一定要慎重去做财产公证,避免导致“解了远忧却添了近愁”。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