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工伤去索要赔偿有哪些合法的途径
2023-10-03 00:30:47 责编:小OO
文档


1、私了。工伤发生后,用人单位可以私下与劳动者就工伤赔偿达成协议。前提是用人单位及时向行政主管部门上报,并启动工伤认定程序,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私了协议是有效的,因为劳动法赋予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自行和解的权利。这时,对应的物质赔偿和妥善的后续保障是劳动者所期待和乐见的,是受到法律保护的,同时也节约社会资源,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发展。

2、劳动争议调解。就劳动争议的方式而言,可以是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口头申请的,调解组织应当当场记录申请人基本状况、申请调解的争议事项、理由和时间。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要求的工伤赔偿可以申请调解。

3、劳动监察。所谓劳动监察,是指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依法对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的遵守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规章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对违法行为依法予以处理的行政执法活动。劳动监察是一项行之有效的监察途径。

4、仲裁。劳动仲裁,是指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依据劳动争议当事人的请求,对劳动者争议的事实与责任依法作出公正判断和裁决,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并强制执行的一种劳动处理方式。5、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根据《行政复议法》和《工伤保险条例》,在与工伤相关的情况下,申请人对劳动保障部门作出的下列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可以申请行政复议:申请劳动保障部门依法履行保护劳动者获取劳动报酬权、休息休假权、社会保险权等法定职责,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没有依法履行的;对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定的工伤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对经办机构核定的工伤保险待遇有异议的。

6、诉讼。对于诉讼,应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1)明确原、被告;

(2)选择具有管辖权的,一般来说,就是用人单位主要经营所在地;

(3)确定自己的诉讼请求;

(4)及时起诉,不要错过诉讼时效,具体来说,根据法律的规定,向人民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为2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身体受到损害要求赔偿的,时效为1年;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