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如何认定假冒专利犯罪
2023-10-03 00:41:19 责编:小OO
文档


认定假冒专利罪,最重要的就是确认假冒专利行为的认定标准。具体来说: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八十四条规定,下列行为属于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

(1)未经许可,在其制造或者销售的产品、产品的包装上标注他人的专利号。

(2)未经许可,在广告或者其他宣传材料中使用他人的专利号,使人将所涉及的技术误认为是他人的专利技术。

(3)未经许可,在合同中使用他人的专利号,使人将合同涉及的技术误认为是他人的专利技术。

(4)伪造或者变造他人的专利证书、专利文件或者专利申请文件。

2、根据《专利法》第六十二条规定,下列行为不视为侵犯专利权:

(1)专利权人制造或者经专利权人许可制造的专利产品售出后,使用或者销售该产品的;

(2)使用或者销售不知道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并售出的专利产品的;

(3)在专利申请日前已经制造相同产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经作好制造、使用的必要准备,并且仅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使用的;

(4)临时通过中国领土、领水、领空的外国运输工具,依照其所属国同中国签定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依照互惠原则,为运输工具自身需要而在其装置和设备中使用有关专利的;

(5)专为科学研究和实验而使用有关专利的。没有实施侵犯专利权的行为,也就不构成假冒专利罪。

一、法律对于先用权人的权利会有哪些保护

先用权人是指在申请日前制造相同产品、使用相同方法或做好制造和使用必要准备的人。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六十九条第二款的明确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视为侵犯专利权:在专利申请日前制造相同产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制造、使用必要的准备,仅在原范围内制造、使用;

因此,如果他人在专利申请日前制造了相同的产品,使用了相同的方法或制造了必要的准备,并且只在原来的范围内继续制造,则不视为侵犯专利权。也就是说,法律允许先用权人继续在原有范围内制造专利产品,使用专利技术。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