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怎么区分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
2023-10-03 00:49:59 责编:小OO
文档


刑事案件与民事案件的区别及其影响:刑事案件是指追究犯罪责任并进行刑事制裁的案件,性质、适用法律和程序不同,由国家主动介入;民事案件是民事主体之间的争议,适用民法典等实体法,不主动介入。刑事案件承担刑事责任,民事案件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此外,刑事案件存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解决物质损失赔偿问题。

法律分析

刑事案件是指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被控涉嫌侵犯了《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国家为了追究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而进行立案侦察、审判并给予刑事制裁的案件。

民事案件指发生在法律地位平等的民事主体之间的争议,当事人无法协商解决,而诉诸司法机关,请求由司法机关受理并就有关民事权利和义务进行廓清和界定的案件。

刑事案件与民事案件的区别:

1、性质不同。

(1)刑事案件主要是危害社会、触犯刑律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犯罪,属于阶级矛盾性质;

(2)民事案件主要是关于民事权利、义务性质的纠纷,属于人民内部矛盾性质。

2、适用的实体法不同。

(1)而刑事案件所适用的法律是《刑法》;

(2)民事案件所适用的实体法是《民法典》、《公司法》、《劳动法》等。

3、适用的程序法不同。

(1)审理刑事案件适用《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进行审理;

(2)审理民事案件适用《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进行审理。

4、起诉的主体不同。

(1)刑事案件的起诉主体是;

(2)民事案件的起诉主体一般是自然人。

5、是否由国家主动介入不同。

(1)刑事案件一般都有国家刑事司法机关主动介入,受害人或者群众报案、举报后,、检察机关即会介入侦查。然后由代表国家对被告人提起公诉,由代表法律进行制裁;

(2)民事案件一般遵循不告不理的原则,即当事人不主动向国家司法机关请求,国家司法机关一般不介入干预当事人之间的纠纷。

6、后果不同。

(1)刑事案件承担刑事责任;

(2)民事案件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7、有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没有民事附带刑事诉讼。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指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在解决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附带解决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物质损失的赔偿问题而进行的诉讼活动。

结语

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在性质、适用法律、程序法、起诉主体、国家介入、后果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刑事案件主要涉及犯罪行为,追究刑事责任,适用《刑法》,由提起公诉,国家刑事司法机关介入,承担刑事责任。而民事案件则是民事主体之间的争议,涉及民事权利和义务,适用《民法典》等实体法,由当事人主动请求,国家司法机关不主动介入,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此外,刑事案件还存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情况,即在解决刑事责任的同时,附带解决被告人犯罪行为造成的物质损失的赔偿问题。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条

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民法典》第一条

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制定本法。

第二条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