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合同纠纷导致工资起争议,如何进行仲裁?
2023-10-04 08:52:07 责编:小OO
文档


合同无效申请劳动仲裁需准备充分证据,如社保清单、个税证明、工资账单、暂住证、工牌、考勤记录等,可通过拍照、录音等方式取证,遵循相关法规进行仲裁程序。

法律分析

没有合同申请仲裁的话,可能给日后维权的举证带来不便,可以工作期间注意收集好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申请劳动仲裁。

没有劳动合同申请劳动仲裁需要的证据有以下这些:

1、可以用在社保局打印并盖章的社保清单2、去地税局打印并盖章的个税完税证明3、银行工资账单、工资条4、用人单位为员工办理的暂住证、工牌、工作服工作证等5、考勤记录、入职表、派工单6、工友同时的证人证言7、在职期间还可以通过拍摄工作照、与用人单位交涉录音(录音应注意明确双方身份,和以办信用卡或申请廉租房为由请单位给你出工作证明等来为自己取证。

具备了上述的证据,即可按照《劳动法》、《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件》、《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的有关规定按申请、审查受理、仲裁准备、仲裁审理的程序进行劳动仲裁。

拓展延伸

解决合同纠纷后的工资争议:仲裁程序和注意事项

解决合同纠纷后的工资争议,需要遵循一定的仲裁程序和注意事项。首先,当发生合同纠纷导致工资争议时,双方应尽力通过协商解决。如果协商无果,可选择仲裁作为解决争议的方式。仲裁程序包括提交仲裁申请、组织仲裁庭、听证、调查取证等环节。在仲裁过程中,双方需准备好相关证据和文件,并按照仲裁庭的要求提供。同时,注意事项包括严格遵守仲裁规则、尊重仲裁庭的决定、积极参与仲裁过程等。最终,仲裁庭将做出裁决,双方应遵守并执行裁决结果,以实现合同纠纷后工资争议的解决。

结语

合同纠纷后的工资争议解决需遵循仲裁程序。双方应通过协商解决,如不行,可申请劳动仲裁。准备好相关证据和文件,按仲裁庭要求提供。遵守仲裁规则,尊重庭决,积极参与仲裁过程。最终,仲裁庭将裁决,双方应执行以解决争议。为确保日后维权顺利,工作期间应注意收集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如社保清单、个税证明、工资单等。劳动仲裁需依据相关法律规定进行申请、审查、准备和审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二)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三)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书写仲裁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