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广州旧城改造规划:与历史为善 与公益结盟
2023-10-04 09:06:25 责编:小OO
文档


25日起,广州市规划局正式公示《广州市旧城改造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向各界公众征询意见。《规划纲要》针对广州建成时间超过30年的历史旧城区,明确划分为文物保护区、历史文化街区、风貌协调区和一般旧城区,并提出了不同的更新改造策略,以期有效引导广州“三旧”(旧城区、旧村庄、旧厂房)改造,保护城市传统历史文化资源。

这份旨在统筹旧城改造的《规划纲要》,开宗明义地强调,历史文化积淀是旧城的本底,也是广州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宝贵资源,令大拆大建的旧城改造意象与温情脉脉的老城历史文化,在征求意见稿上第一次正面地摆在了一起。对许多关心广州城市建设的市民而言,这是苦涩过后意外的欣慰。在经历了老城区毫无章法的大拆大建之后,《广州市旧城改造规划纲要》至少表明,广州开始在理念上确立旧城改造的历史文化意识。现实常常生硬,但从向历史鞠一躬开始,广州城市建设的景象或许就已不同。

就世界范围内而言,旧城改造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都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广州的旧城改造,以至于中国城市的旧城改造,作为一个城市治理的命题,因此具有了某种城市发展的普遍性。然而,重要的是城市治理的特殊性。广州旧城改造的特殊性,就在于它经历了旧城区历史文化保护中难以估量的失误。上世纪十年代,广州片面效仿,追求高容积率,大肆引入开发商参与旧城改造,进行大拆大迁大建式的连片改造,而高架路、内环路的大规模建设,也使旧城区岭南街巷的空间感和民俗风貌不复存在,城市历史风貌因此大打折扣。

如今从头迈步。《广州旧城改造规划纲要》在明确了旧城区房屋质量、居住安全、公共配套、基础设施、交通布局、空间环境等方面亟须改造之外,所吸取的历史教训就是那种一哄而上的旧城改造,完全无视城市的历史文化传承,一次次酿成对广州历史景观的建设性破坏。现在,通过城市规划来整合旧城改造,过去以旧城基层街区为单位进行的无序改造,开始纳入到对旧城区历史、文化、社区、生态等综合考虑中来。

然而,鉴于规划本身在当前城市治理中的现实处境,《广州旧城改造规划纲要》公示,仍然只能说是一种积极的信号,它表明在理念上我们不再视旧城事物为城市建设的敌人。但今天的许多事实表明,理念往往只是代表了理想中的自我形象,落于尘世的总是不堪的现实居多,这也同样适用广州的城市建设。因为理念的提升靠的是理性的认知,现实的改善却要靠利益的博弈。过去历史文化资源在旧城改造中的流失,与其说是当时认不清历史文物的价值,不如说是挡不住压倒性的利益驱动。就在《规划纲要》宣示理念的当下,更应该关注旧城改造中利益协调机制的进展。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