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虚开专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2023-10-03 07:43:30 责编:小OO
文档


虚开专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专用和可用于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的监督管理制度。这是本罪区别于其他破坏主义经济秩序罪的本质特征。《中华人民共和国管理办法》中规定:“开具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限、顺序、逐栏、全部联一性如实开具,并加盖单位财务印章或者专用章。”“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转借、转让、代开。”

《专用使用规定(试行)》中规定:专用必须按下列要求开具:

(一)字迹清楚。

(二)不得涂改。

(三)项目填写齐全。

(四)票、相符,票面金额与实际收取的金额相符。

(五)各项目内容正确无误。

(六)全部联-填开,上、下联的内容和金额一致。

(七)联和抵扣联加盖财务专用章或专用章。

(八)按照本规定第六条所规定的时限开具专用。

(九)不得开具伪造的专用。

(十)不得拆本使用专用。

(十一)不得开具票样与国家税务总局统一制定的票样不相符合的专用。

而为了骗取税款,虚开专用或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的行为就是违反了管理制度,同时虚开专用或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可以抵扣大量税款,造成国家税款的大量流失,也严重地破坏了社会主义经济秩序。

所谓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是指可以用于申请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非专用,如运输、废旧物品收购、农业产品收购等。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没有货物购销或者没有提供或接受应税劳务而为他人、为自已、让他人为自己、介绍他人开具专用或用于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或者即使有货物购销或提供或接受了应税劳务但为他人、为自己、让他人为自己、介绍他人开具数量或者金额不实的专用或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或者进行了实际经营活动,但让他人为自已代开专用或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的行为。

虚开是指行为人违反有关开具管理的规定、不按照实际情况如实开具专用及其他可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之行为,从广义上讲,一切不如实出具的行为、都是虚开的行为。包括没有经营活动而开具或虽有经营活动但不作真实的开具、如改变客户的名称、商品名称、经营项目、夸大或缩小产品或经营项目的数量、单价及其实际收取或支出的金额,委托代扣、代收、代征税种的税率及税额、税率及税额,虚写开票人、开票日期等等,狭义的虚开,则是指对能反映纳税人纳税情况、数额的有关内容作不实填写致使所开的税款与实际缴纳不符的一系列之行为。如没有销售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却虚构经济活动的项目、数量、单价、收取金额或者有关税率、税额予以填写;或在销售商品提供服务开具时,变更经营项目的名称、数最、单价、税额、税率及税额等,从而使不能反映出交易双方进行经营活动以及应纳或已纳税款的填实情况。主要体现在票与物或经营项目不符、票面金额与实际收取的金额不一致。显然,本罪的虚开应是狭义上的虚开。参照1996年10月17日《关于适用〈关于惩治虚开、伪造和非法出售专用的〉若干问题的解释》之规定,具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即属本罪的虚开:

(1)没有货物购销或者没有提供或接受应税劳务而为他人、为自己、让他人为自己、介绍他人开具;

(2)有货物购销或者提供或接受民应税劳务但为他人、为自已、让他人为自己、介绍他人开具数量或者金额不实;

(3)进行实际经营活动,但他人为自己代开其余的对不能反映纳税情况的有关内容作虚假填写。如只是虚设开票人或不按规定时限提前或滞后开具日期等,虽属不实开具,但仍不是本罪意义上的虚开,对此不能以本罪论处。

虚开专用或用于骗取出门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的具体行为方式有以下四种:

l、为他人虚开专用或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指合法拥有专用或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的单位或者个人,明知他人没有货物购销或者没有提供或接受应税劳务而为其开具专用或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或者即使有货物购销或者提供了应税劳务但为其开具数量或者金额不实的专用或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的行为。

2、为白已虚开专用或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指合法拥有专用或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的单位和个人,明知他人没有货物购销或者没有提供或接受应税劳务的情况下为其开具专用或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或者即使有货物购销或者提供或接受了应税劳务但却为自己开具数量或者金额不实的专用或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的行为。

3、让他人为自己虚开专用或用于骗取出门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指没有货物购销或者没有提供或接受应税劳务的单位或者个人要求合法拥有专用或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的单位或者个人为其开具专用友票或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或者即使有货物购销或者提供或接受了应税劳务但要求他人开具数量或者金额不实的专用或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或者进行了实际经营活动,但让他人为自己代开专用或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的行为。

4、介绍他人虚开专用或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指在合法拥有专用或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的单位或者个人与要求虚开专用或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的单位或者个人之间沟通联系、牵线搭桥的行为。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