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被继承人债务纠纷的法律规定是怎么样的
2023-10-05 14:40:17 责编:小OO
文档


被继承人债务纠纷的法律规定是继承人有义务有责任清偿债务人的所有债务。继承遗产应当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缴纳税款和清偿债务以他的遗产实际价值为限。超过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继承人自愿偿还的不在此限。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对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可以不负偿还责任。可见,我国立法采取的是全面继承和限定继承相结合的继承原则。继承人不能光接受遗产中的积极财产,还须承受遗产中的消极财产即遗产债务,只不过该债务范围以所继承的遗产价值为限。因此不查明遗产范围,就无法确定应清偿的债务总额和继承人的责任大小,继而下判就会缺乏事实依据。主张法律关系存在的当事人,应当对产生该法律关系的基本事实承担举证证明责任。在被继承人债权清偿纠纷中,债权人对继承人的请求权基础乃在于两者之间形成了一种债的关系,而产生该关系的法律事实有三:一是被继承人死亡;二是被继承人生前负有未清偿之债;三是继承人继承了被继承人的遗产。其中继承系核心要件,因为正是基于继承遗产这一客观事实,依照权利义务相一致原则,继承人才须就遗产债务向债权人负清偿责任,反之未继承或放弃继承,则不承担责任,所以不查明遗产范围,就无法确定继承事实是否实际发生,也就无法判断债权人的请求权基础是否成立,继而下判就会缺乏法律依据。《最高人民关于执行案件立案、结案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条规定:“执行实施案件立案后,经审查发现不符合《最高人民关于人民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第十规定的受理条件,裁定驳回申请的,以‘驳回申请’方式结案。”此处第十规定已被《民事诉讼法》第四百六十三条所承继,即“当事人申请人民执行的生效法律文书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权利义务主体明确;

(二)给付内容明确。”可见,给付内容明确是执行实施类案件受理的前提。因被继承人债务清偿纠纷属于给付之诉,而根据判决主文,继承人原则上可以以特定物即所继承的遗产而非自有的一般性财产担保遗产债务的履行,所以不查明遗产范围,就无法确定后续执行内容,如此下判不仅给执行受理和执行实施造成困难,还会诱发执行异议,严重损害司法裁判的权威性。由于被继承人还没还清债务离世,可能对继承人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但是继承人一般都是被继承人的子女,所以应当主动承担起这个债务,债务对于继承人的分配可以不均等,分配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