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哪些情形最好不要离婚
2023-10-05 19:54:33 责编:小OO
文档


1、可能殃及子女的

首先是影响子女的身心健康。父母离婚后,会给子女带来失落感、被弃感、悲哀感、厌恶感、不安全感等,这些不良心理因素对其身心的伤害是显而易见的。

许多父母离婚后,使子女产生失落感,从此失去了亲人的呵护,失去了父母的关爱,失去了家庭的温暖,从而感到一种无家可归的凄凉处境。有的因一时承受不了这种忽然的打击,受到精神的刺激,产生诸如精神症、抑郁症等突发性心理疾患。

离婚会使子女产生悲哀感。悲哀感是一种子女因失去而产生的悲伤、忧愤和凄凉的心境。具有悲哀感的子女,会形成自卑心理,对自己缺少信心,学习不能专注,且为人处事特别敏感,这会对他们成长后适应社会人际关系产生不良的影响,最后形成偏执型的人格。

父母离婚,还会使子女形成厌恶感。他们从小耳闻目睹父母亲的离婚过程和不良言行,心理上受到一定的刺激,长大后会对异性与结婚产生厌恶感。有的孩子长大后甚至表示终身不愿意结婚,宁愿独身生活。

2、可能会酿造痛苦、诱发心病的

离婚会使当事者产生困惑感。不少被动的离婚者,对前夫或前妇提出离婚迷惑不解,有的认定对方有生活作风问题,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婚外“情人”。于是到处散布对方的隐私、缺点,以攻击对方,目的在于抬高自己的公众形象。因为当事者会感到因离婚降低了自己的形象。为此,当事者会感到困惑。最使当事者感到困惑的,还是其精神方面的不良影响。有的离婚心理者会产生一蹶不振、茫然若失的麻木心理,有的人因此需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染上某些不良的嗜好,如吸烟、酗酒,有的因无所事事,染上吸毒的恶习,从此走向堕落。

在我们国家任何的诉讼活动,讲求的都是证据,毕竟最后的判决需要根据证据来进行,因此收集证据,是诉讼活动当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同样,离婚案件也需要提供相应的证据,如果当事人无法获取的话,可以申请调取相关证据。

一、精神症无证据起诉离婚应该怎么办?

可以向起诉离婚,然后申请去医院调取证据。建议你委托律师代理诉讼。哪些情形需要离婚

1、一方患有法定禁止结婚疾病的,或一方有生理缺陷,或其它原因不能发生性行为,且难以治愈的。

2、婚前缺乏了解,草率结婚,婚后未建立起夫妻感情,难以共同生活的。

3、婚前隐瞒了精神病,婚后经治不愈,或者婚前知道对方患有精神病而与其结婚,或一方在夫妻共同生活期间患精神病,久治不愈的。

4、一方欺骗对方,或者在结婚登记时弄虚作假,骗取《结婚证》的。

5、双方办理结婚登记后,未同居生活,无和好可能的。

6、包办、买卖婚姻,婚后一方随即提出离婚,或者虽共同生活多年,但确未建立起夫妻感情的。

7、因感情不和分居已满3年,确无和好可能的,或者经人民判决不准离婚后又分居满1年,互不履行夫妻义务的。

8、一方与他人通奸、非法同居,经教育仍无悔改表现,无过错一方起诉离婚,或者过错方起诉离婚,对方不同意离婚,经批评教育、处分,或在人民判决不准离婚后,过错方又起诉离婚,确无和好可能的。

9、一方重婚,对方提出离婚的。

10、一方好逸恶劳、有等恶习,不履行家庭义务,屡教不改,夫妻难以共同生活的。

11、一方被依法判期徒刑,或其违法、犯罪行为严重伤害夫妻感情的。

12、一方下落不明满2年,对方起诉离婚,经公告查找确无下落的。

13、受对方的虐待、遗弃,或者受对方亲属虐待,或虐待对方亲属,经教育不改,另一方不谅解的。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