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伪证罪与妨害作证罪的区别及司法解释
2024-05-25 21:08:42 责编:小OO
文档


伪证罪与妨害作证罪的主要差异在于:1.犯罪手段不同,伪证罪是指对与案件有关的情节作伪证,妨害作证罪是指指使他人作伪证;2.犯罪发生场合不同,伪证罪只能发生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妨害作证罪发生场合更广泛;3.犯罪主体不同,伪证罪的主体是一般人,妨害作证罪的主体是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4.犯罪故意内容不同,伪证罪是为了陷害他人或隐匿罪证,妨害作证罪是为了阻碍司法活动。

法律分析

两罪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犯罪客观方面的表现不同。前罪表现为采用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指使他人作伪证的行为;后罪表现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行为。此点区别中特别要强调的是,伪证罪必须对与案件情况有重要关系的情节作伪证,而妨害作证罪中指使他人作伪证的行为则无此。

2、犯罪行为发生的场合不同。前罪发生的场合在客观方面部分已作论述,在此不赘述。后罪则只能发生在刑事诉讼进行的过程之中,包括机关、人民立案侦查公诉案件,人民依法受理自诉案件,人民审查起诉,人民审理案件的过程之中。

3、犯罪主体不同。前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后罪的主体则是特殊主体,只能是刑事诉讼中的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四类人。

4、犯罪故意的内容不同。前罪故意的内容是行为人明知自己采用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证的行为会妨害司法机关诉讼活动的正常进行,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后罪表现为行为人明知自己作伪证的行为会妨害司法机关正常的刑事诉讼活动,但为了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希望这一结果的发生。

结语

两罪的差异在于以下几个方面: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不同,前罪通过暴力、威胁、贿赂等手段阻止证人作证或指使他人作伪证;后罪则是故意提供虚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隐匿罪证。犯罪行为发生的场合也不同,前罪发生在各种场合,而后罪只能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发生。犯罪主体也不同,前罪的主体是一般人,而后罪的主体则是刑事诉讼中的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犯罪故意的内容也不同,前罪是为了阻碍司法机关的诉讼活动,后罪则是为了陷害他人或隐匿罪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零五条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三百零七条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