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情节轻微的寻衅滋事罪能否被判无罪?
2024-05-23 16:09:24 责编:小OO
文档


可以因为情节轻微寻衅滋事罪无罪辩护,但需满足条件:被告无犯罪主观要件、不是犯罪主体、犯罪行为证据不足或办案程序违法。无罪辩护原则包括熟悉案情、有无罪证据、慎重决策和规避风险。

法律分析

一、可以因为情节轻微寻衅滋事罪无罪辩护吗?

可以。如果符合法定条件的话就可以做无罪辩护,无罪辩护的条件:

(一)被告不具有犯罪主观要件。

犯罪或由故意构成,或由过错构成。以故意为犯罪构成要件的犯罪因被告不具有主观故意而不构成该故意犯罪。以过失为犯罪构成要件的犯罪,因被告不具有过失而不构成该过失罪。既无故意也无过失则不构成任何犯罪。

(二)被告不是犯罪主体。犯罪还须同时满足《刑法》规定的主体要件。犯罪主体需达到一定的刑事责任年龄,并具备刑事责任能力。

(三)被告犯罪行为证据不足。

“罪刑法定”、“罪刑相适应”等法定基本原则作为刑事审判的基本原则,《刑事诉讼法》确定了无罪推定的原则。证据不能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或证据链条脱节,将影响犯罪事实的认定,应该进行无罪辩护。

(四)办案机关程序违法。违反法定程序取得的证据难以保证其真实与公正性,用以证明案件事实极有可能出现差错。

二、无罪辩护的原则有哪些?

1、熟悉案情

熟悉案情要求律师特别熟知和掌握案件整个情况,熟悉其的发生、发展和结果。熟知被告人具有哪些无罪的事实和情节。只有做到熟悉案情基础上,才能结合法理和法律对案情进一步地研究分折,决定是否为被告人作无罪辩护,如果决定为被告人作无罪辩护,那么就要进一步分析如何其作无罪辩护。

熟悉案情除了要求律师要仔细查阅案卷,会见被告人外,还要特别强调律师要认真进行调查取证,调取相关能证明被告人无罪的物证、书证、证人证言或鉴定结论等有利的证据。但律师尽量不要亲自调查,最好是申请或调取,这样有利于降低执业风险。

2、无罪证据

3、慎重决策

4、规避风险

因此不管是犯的什么罪,通常想要申请无罪辩护都是可以的,不过需要满足无罪辩护的条件,常见的无罪辩护需要当事人虽然是被告,但是在犯罪的主观方面不存在着故意。而是存在着过失的情况,并且当事人虽然是被告,实际上在一个犯罪案件中并不是犯罪的主体,所以如果是比较轻微的寻衅滋事,是有可能申请到无罪辩护的。

结语

无罪辩护是律师为被告提供的一种辩护方式,可以根据法定条件进行申请。首先,被告必须不具备犯罪主观要件,即无故意或过失行为。其次,被告不应是犯罪主体,需满足刑事责任年龄和刑事责任能力要求。此外,无罪辩护还要考虑犯罪行为证据是否足够,若证据不完整或程序违法,可申请无罪辩护。律师在无罪辩护中应熟悉案情、掌握无罪证据、慎重决策并规避风险。因此,对于轻微的寻衅滋事罪,符合无罪辩护条件的情况下,可以申请无罪辩护。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一节 扰乱公共秩序罪 第二百九十三条 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四十 监狱、拘留所、看守所等监管机构的监管人员对被监管人进行殴打或者体罚虐待,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监管人员指使被监管人殴打或者体罚虐待其他被监管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