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遗弃罪定罪的具体要件是什么?
2024-05-23 09:17:21 责编:小OO
文档


遗弃罪的定罪条件包括:被害人在家庭成员中具有平等权利;行为客观上表现为对无法生活的年老、年幼、患病或其他家庭成员不予扶养,且情节恶劣;犯罪主体是具备法律上扶养义务且有抚养能力的人;主观上表现为故意。

法律分析

遗弃罪的定罪条件分别有:客体是被害人在家庭成员中的平等权利;客观上表现为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应当扶养而拒不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主体是对被遗弃者负有法律上的扶养义务而且具有抚养能力的人;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拓展延伸

遗弃罪的构成要素及法律适用

遗弃罪是指在法律上对于遗弃行为的定罪,其具体要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遗弃行为必须是有意的,即犯罪主体有意将被遗弃的对象置于无人照料的状态。其次,被遗弃的对象必须是需要照料的人员、动物或财物,例如遗弃婴儿、遗弃宠物等。第三,遗弃行为必须造成被遗弃对象的生命、安全或财产利益受到实际危害。最后,法律适用方面,具体要根据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相关法律进行判断和适用。在我国刑法中,遗弃罪的构成要素及法律适用可以参照刑法第232条的规定进行解读和适用。总之,遗弃罪的构成要素及法律适用是为了保护弱势群体的权益,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重要法律规定。

结语

遗弃罪的定罪条件包括:对家庭成员中无生活能力的人拒不扶养,情节恶劣;对被遗弃者负有法律扶养义务且具备抚养能力;故意进行遗弃行为。遗弃罪的构成要素及法律适用可参照相关法律,如我国刑法第232条。这一法律规定旨在保护弱势群体权益,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

法律依据

《刑法》第十四条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二百六十一条

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