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审查合同应注意事项
2024-05-15 14:48:16 责编:小OO
文档


1、合同的平衡性

所谓合同的平衡性是指合同一方权利与义务要相对平衡,合同双方权利与义务要相对平衡。一方享受了权利,就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一方当事人的权利内容应与另一方当事人的义务相对应。有的律师在起草合同时,还往往为合同相对方设立了诸多陷阱而沾沾自喜。殊不知,你的聪明才智迟早会被发现。要么因得不到签署而失去交易机会,要么因显示公平而被撤消!最终,导致当事人的合同目的不能实现。吃亏的,还是你的当事人,甚至是你本人。机关算尽反误了卿卿性命,教训不可不吸!毕竟诚信是安身立命之本,合同也不例外。

2、合同的可操作性

缺乏可操作性的合同具体表现在:合同各方权利义务、交易程序的规定过于抽象原则,或虽作了详细规定但没有违约责任条款加以保障。合同可操作性是达到交易目的、预防风险的具体保证,尤其是履行周期长、风险大的合同,更需要注意。当事人往往碍于情面,不愿意将权利义务、交易程序细化,不愿意提及违约责任或轻描淡写,这是要不得的。俗语讲:先小人,后君子。权利义务、交易程序及违约责任不但要规定,还得尽量详尽,在合同履行中可灵活掌握。

3、合同结构的合理性

合同结构是指合同各个组成部分的排列、组合和搭配形式。合同通常由三部分组成,即首部、内容、结尾。首部一般包括标题、合同编号、双方当事人名称、住所、邮政编码、法定代表人、电话、传真、电子信箱、开户行、账号等;内容一般包括签订合同的依据和目的(如鉴于条款、引言)、权利义务、违约责任、合同生效及终止、不可抗力、争议的解决方式、未尽事宜、合同正副本份数及附件等;合同结尾一般包括签约当事人签章及其授权代表签字、签约时间、签约地点等。实践中,根据合同类型有所侧重、增减,并非严格按上述顺序、条款排列。

4、合同体例的适用性

合同体例通常是指合同简繁及合同各条内容排列形式。规范的作法可以参照《立法法》的规定,分编、章、节、条、款、项、目,编、章、节、条的序号用中文数字依次表述,款不编序号,项的序号用中文数字加括号依次表述,目的序号用阿拉伯数字依次表述。当然合同体例要视具体情况而定,要与合同所涉事项、金额、履行方式、有效期、操作难易程度等因素相一致,即因人而异、因事而异,不能强求千篇一律。

一、合同审查的注意事项

1、查看对方营业执照的营业范围,是否超出其经营范围,再者审查对方资质,因为有些经营内容需要相关部门批准,具备资质才能开展业务的。

2、合同约定的双方权利义务是否对等,双方权利和义务显失公平的,合同将被认定无效。合同各条款一定要具体明确,切记条款写的太宽泛,一定要具有可操作性。关于合同单价、付款周期、质量要求等重要条款一定要写的没有歧义。

3、合同争议解决条款,是诉讼还是仲裁,只能选其一。仲裁委员会的选择由双方自行约定,不受管辖权的约束,比较自由。选择诉讼的话,需要考虑到管辖权,尽量约定己方地为管辖权,为解决争议降低成本。

4、合同落款签字盖章一定要清楚,合同上写的单位和盖章单位一定要一致,单位名称一个字都不能错。如果写签字和盖章后生效,就一定要签字和盖章;如果写签字或盖章的话,那就是签字或盖章都能生效,建议选盖章。

5、审查代理人代理权权限问题,是否属于无权代理,要有正式授权委托书,签名避免使用私章,私章效力有限,存在争议可能性较大。

6、建立公司合同多部门联审制度,最大限度的降低风险。

二、审查合同主体是否合法

合同的主体是依据合同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合同当事人。审查合同主体是否合法就是审查合同当事人的主体资格是否合法,也就是审查当事人是否具备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合同主体性质不同,审查的内容和方法也不同。

1、对法人的资格审查。

对法人资格审查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审查:

(1)是否依法成立;

(2)有没有必要的财产或经费;

(3)是否有自己的名称、组织结构和场所;

(4)是否能承担民事责任。判断一个经济组织是否具有法人资格,主要是看其是否有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颁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对非法人单位的资格审查。

非法人单位是指未取得法人资格,但依法定程序和条件取得营业执照,法律允许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组织。对这类组织,应审查其是否按规定登记并取得营业执照。有些法人单位设立的分支机构或经营单位,可以在授权范围内,以其所从属的法人单位的名义签订合同,产生的权利义务由该法人单位承受,对这类组织,主要审查其所从属的法人单位的资格及其授权。

3、对外方当事人的资格审查。

对方当事人如果是外国的企业、组织的,对其主体资格的审查更应该慎重,应搞清其法律地位和性质。审查的内容主要有三项:

(1)该企业或组织是否合法存在;

(2)法定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姓名、国籍以及企业或组织注册地;

(3)企业是有限公司还是无限公司,是否具备法人条件。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