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这个问题你只需要搜下地球的成份或结构、你一看就会明白的!直接了当的告诉你就是表面!具体的去搜下吧!你会从另一个角度发现地球原来是这样的!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人是住在地球表面还是地球里面
人是住在地球表面。
地球表层系统是相对于地球内圈而言的组成部分,它主要由岩石圈、大气圈、水圈、人类圈和生物圈构成的地表自然社会综合体。
地球圈层分为地球外圈和地球内圈两大部分。地球外圈可进一步划分为四个基本圈层,即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而地球内圈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地幔圈、外核液体圈和固体内核圈。此外在地球外圈和地球内圈之间还存在一个软流圈,它是地球外圈与地球内圈之间的一个过渡圈层,位于地面以下平均深度约150公里处。
对于地球外圈中的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以及岩石圈的表面,一般用直接观测和测量的方法进行研究。而地球内圈,目前主要用地球物理的方法,例如地震学、重力学和高精度现代空间测地技术观测的反演等进行研究。
我们在地球里面还是地球表面
人类生存在地球表面,地球是一个星球,它悬浮在宇宙中,宇宙里容纳无数的星球。人类也间接的悬浮在宇宙里。
准确的说,人住在大气层的下面,地壳的上面,地壳就是地球的岩石圈表面。
地球由三大圈层构成: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也是地球的一部分,但通常人们生活中所说的地球只是岩石圈和生物圈,不把大气层包括进去。
地球内的部分从外往内依次是地壳、地幔、地核。
准确的说,人住在大气层的下面,地壳的上面,地壳就是地球的岩石圈表面。
地球(Earth)是太阳系行星之一(2006年冥王星被划为矮行星,因为其运动轨迹与其它行星不同),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排为第三颗。它有一个天然卫星——月球,二者组成一个天体系统——地月系统。
地球作为一个行星,远在46亿年以前起源于原始太阳星云。地球会与外层空间的其他天体相互作用,包括太阳和月球。
地球是上百万生物的家园,包括人类,地球是宇宙中已知存在生命的唯一天体。
地球赤道半径6378.137千米,极半径6356.752千米,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赤道周长大约为40076千米,地球上71%为海洋;29%为陆地。
进入太阳系前时期【元古宙(宇)】
这一时期是地壳已经形成到地球进入太阳系前的一段地质时间。
这是一段没有阳光的地质时期。
在这一段的前期,地壳的风化、剥蚀、搬运和沉积作用强,高山被剥低,在沟谷和坑洼地中沉积了巨厚的原始沉积。
在这一段的后期,地壳活动变弱,地表温度渐渐降低,到了冰点以下,形成全球性的冰川。
在生物界,降落在地球上的原核生物开始复活和繁殖。由于没有阳光,其他降落到地球上的植物和动物处于休眠状态。
我们当然是在地球的表面(地表),不要误会在太空中看起来地球被大气层环绕着就认为我们所处的位置已经不是地球的表面了。大气层只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气体层,也是地球表面的一部分。
这个问题有点复杂,如果说在里面的话 ,那大气圈就属于地球内部,外面的话,处于岩石圈的表面,大气圈的下面。
地球内部构造 地球内部具有同心球层的分层结构,各层的物质组成和物理性质都有变化。地球内部是不能直接观测的,所以有关地球内部的知识多是间接得来的。例如,根据天文学得)知的地球质量和大地测量所得的地球形状和大小,可以计算出地球的平均密度为5.5克/厘米3。但是,地表物质的密度小于 2.7 克/厘米3 ;因此可以推知地球内部物质的密度要比5.5克/厘米3为大。根据陨石有石陨石和铁陨石之分,又由于地球有明显的内源磁场,因此可以推断地球内部有一个铁质的地核。主要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所显示出来的各种迹象,证明地球内部可大致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3 )个组成部分。 地壳 地球球层结构的最外层。地壳的厚度一般为35~ 45千米 ,喜马拉雅山区的地壳厚度可达 70 ~ 80 千米。1909年A.莫霍洛维奇根据近震地震波走时确认地壳下介面的存在 ,在此介面以下地震纵波的速度由平均 5.6 千米 /秒突然增至7.8 千米/秒。这个分介面后人称之为莫霍介面。地壳一般分为上地壳和下地壳,上地壳较硬,是主要承受应力和易发生地震的层位 ,下 地壳较软 。海洋 地壳较薄,一般只有一层,且比地壳均匀。 地幔 地壳和地核之间的中间层。平均厚度为 2800 余千米。1914年,B.古登堡根据地震波走时测定地核和地幔之间的分介面深度为2900千米,这个数值相当准确,与新近算得的数值只差15千米。地幔又分为上地幔( 350千米深度以上)和下地幔。上地幔中存在一个地震波的低速层,低速层之上为相对坚硬的上地幔的顶部。通常把上地幔顶部与地壳合称岩石圈。全球的岩石圈板块组成了地球最外层的构造,地球表层的构造运动主要在岩石圈的范围内进行。 关于地壳均衡的研究认为,巖 石圈下 面有一个物质层,其强度较小 ,容许缓慢变形和在水平方向流动。1914年,J.巴勒尔称这个物质层为软流圈。软流圈概念和地震学中的地幔低速层概念似乎指的是同一个物件,很多人把它们等同起来。板块大地构造学说认为,岩石圈板块漂浮在软流圈之上,可以作大规模的水平向移动。 地核 地球的核心部分,主要由铁 、 镍元素组成 ,半径为3480千米 。1936 年,I.莱曼根据通过地核的地震纵波走时,提出地核内还有一个分介面,将地核分为外地核和内地核两部分。由于外地核不能让横波通过,因此推断外地核的物质状态为液态。
当然是表面啊!
当然是地球表面,地下铁,防空洞也只是地球表层而已。地球很大的,地球里面,那得多厚才能算里面,所以都是地表。
准确的说,人住在大气层的下面,地壳的上面,地壳就是地球的表面。
地球内的部分从外往内依次是地壳、地幔、地核。
详细的可以参考这里:
:go5135./know/my02.htm
表面
人类是居住在地球表面还是里面
人类住在地球表面还是里面呢?看看我下面的分享吧。
从地球内部结构来看,人类生活在地球的表面,地球内部结构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人类生活在地壳上。人类不会脱离地面的原因是因为有地心引力,地球本身的质量非常大,会对地球周围的任何物体产生引力;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指出,任何有质量的两种物质之间都有引力人类被巨大的引力吸引,所以不会飞起来。
但从生物学角度来说,地球由三大圈层构成,分别是: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人类生活在岩石圈和生物圈,住在地球里面。我们抬头能见蓝天白云,低头能见黄土遍地,这也足以证明我们生活在地球里面。
今天的分享就是这些啦,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哟!
我们在地球里面还是地球表面
我们在地球表面。
准确的说,人住在大气层的下面,地壳的上面,地壳就是地球的岩石圈表面。地球由三大圈层构成: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
大气圈也是地球的一部分,但通常人们生活中所说的地球只是岩石圈和生物圈,不把大气层包括进去。地球内的部分从外往内依次是地壳、地幔、地核。
由于存在地球大气圈、地球水圈和地表的矿物,在地球上这个合适的温度条件下,形成了适合于生物生存的自然环境。人们通常所说的生物,是指有生命的物体,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据估计,现有生存的植物约有40万种,动物约有110多万种,微生物至少有10多万种。
扩展资料:
地球是由地核俘获熔融物质和少量塑性物质、固态物质、气体和液体开始的。
在距今46亿年前,由铁镍物质组成的地核俘获熔融物质和少量塑性物质、固态物质、气体和液体,在地核外形成高温熔融物质巨厚层。
1、地核与高温熔融物质间形成内过渡层。
2、地球外表温度降低,熔融物质凝固,形成外壳。
3、外壳与高温熔融物质间形成外过渡层。
4、在地球的中间形成液态层。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