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立案日期以什么为准
2024-05-03 12:26:14 责编:小OO
文档


不同案件立案日期标准不同,具体如下:
1、民事诉讼案件:以收到起诉状的日期为准。即当事人向递交起诉状时,工作人员在起诉状上盖章签收的日期为立案日期;
2、刑事诉讼案件:以案件登记表的填写日期为准。即案件登记表是立案的重要文件,填写完成后,工作人员会在案件登记表上注明立案日期;
3、行政诉讼案件:以收到行政诉讼状的日期为准。即当事人向递交行政诉讼状时,工作人员在行政诉讼状上盖章签收的日期为立案日期;
到起诉应当准备哪些材料:
1、起诉人、自诉人是自然人的,提交身份证明复印件;起诉人、自诉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提交营业执照或者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身份证明书;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能提供组织机构代码的,应当提供组织机构被注销的情况说明;
2、委托起诉或者代为告诉的,应当提交授权委托书、代理人身份证明、代为告诉人身份证明等相关材料;
3、具体明确的足以使被告或者被告人与他人相区别的姓名或者名称、住所等信息;
4、起诉状原本和与被告或者被告人及其他当事人人数相符的副本;
5、与诉请相关的证据或者证明材料。
综上所述,立案日期是受理案件的起点,但不代表案件的审理期限从立案日期开始计算。具体的审理期限应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和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关于人民登记立案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条
对起诉、自诉,人民应当一律接收诉状,出具书面凭证并注明收到日期。
对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自诉,人民应当当场予以登记立案。
对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自诉,人民应当予以释明。

对当事人提出的起诉、自诉,人民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应当作出以下处理:
(一)对民事、行政起诉,应当在收到起诉状之日起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
(二)对刑事自诉,应当在收到自诉状次日起十五日内决定是否立案;
(三)对第三人撤销之诉,应当在收到起诉状之日起三十日内决定是否立案;
(四)对执行异议之诉,应当在收到起诉状之日起十五日内决定是否立案。
人民在法定期间内不能判定起诉、自诉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应当先行立案。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