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发现隐私权被侵害怎么办
2024-05-03 14:30:53 责编:小OO
文档


当隐私权受到侵害时,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集中措施:

1、采取自救性措施,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或警告,或要求其立即删除等等。

2、报警、要求机关处理。

3、向人民起诉

责任承担: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偿损失。

根据最高人民《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违公共利益、社会公德侵害他人隐私或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权为由向人民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应当依法予以受理”,据此,还可以要求赔偿精神损失。

一、哪些行为被认定为隐私权受到侵害

根据我国国情及国外有关资料,下列行为可归入侵犯隐私权范畴:

1、未经公民许可,公开其姓名、肖像、住址、身份证号码和电话号码。

2、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坏他人居住安宁。

3、非法跟踪他人,监视他人住所,安装窃听设备,私拍他人私生活镜头,窥探他人室内情况。

4、非法刺探他人财产状况或未经本人允许公布其财产状况。

5、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记,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内容,以及将他们公开。

6、调查、刺探他人社会关系并非法公诸于众。

7、干扰他人夫妻性生活或对其进行调查、公布。

8、将他人婚外性生活向社会公布。

9、泄露公民的个人材料或公诸于众或扩大公开范围。

10、收集公民不愿向社会公开的纯属个人的情况。

11、未经他人许可,私自公开他人的秘密。

隐私权属于人格权中的一种,除此之外还有生命权、肖像权、名誉权、身体权等等,无论是哪一种人格权受到了侵害,受害人都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维护自身权益。其中,就侵犯隐私权来讲,可以要求对方停止侵权行为、赔礼道歉,也可以报警处理,当然还可以直接向人民提起诉讼。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