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合同所在地处理合同纠纷时,应考虑合同履行地、被告住所地、原告住所地、合同签订地等因素。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管辖,但需遵守《民事诉讼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同时,仅限于第一审民事案件可以选择约定管辖。在选择管辖时,应明确相关意见规定。
法律分析
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通常是处理合同纠纷的管辖。
一、怎样选择合同所在地
因合同纠纷提起诉讼,由合同履行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管辖。
此外,当事人有约定的,约定的有管辖权。虽然当事人还可以在合同中约定管辖,但是当事人约定的必须属于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所在地、被告住所所在地、合同标的物所在地之一,但不得违反《民事诉讼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
二、合同约定的管辖受理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约定管辖的案件仅限于第一审民事案件;约定管辖只适用于合同纠纷;选择的管辖的范围是限定的当事人只能在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之间进行选择;当事人选择的管辖必须是明确的相关意见规定。
拓展延伸
物业服务合同管辖
物业服务合同的管辖,应以物业管理纠纷的具体类型来确定。当事人提起违约之诉的,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的人民管辖;提起侵权之诉的,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的人民管辖。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管辖。
第二十规定,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管辖。
结语
选择合同所在地要注意合同中约定的管辖范围和级别管辖、专属管辖的规定,并确保当事人选择的管辖是明确的。同时,当事人有约定的情况下,约定的必须属于合同履行地、被告住所地、原告住所地、合同标的物所在地之一。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合同或者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当事人可以书面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等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人民管辖,但不得违反本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