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相变化的
规律:农历 上半月缺到 圆,下半月 再由圆到缺 。月相变化 跟月球不发 光有关,跟 太阳照射有 关,跟月球 在围绕地球 公转有关。 月相变化具 有周期性, 其更替周期 是29.5 3天,约为 一个月。顺 序为:新月 -蛾眉月- 上弦月-凸 月-满月- 凸月-下弦 月-残月。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上半月的月相变化规律
上半月的月相变化规律是从缺变为圆。
资料扩展:
当地球位于月球和太阳之间时,我们可以看到整个被太阳直射的月球部分,这就是满月。当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时,我们只能看到月球不被太阳照射的部分,这就是朔月;而当首度再见到月球明亮的部分时,称为“新月”。当地月联线和日地联线正好成直角时,我们正好可以看到月球被太阳直射的部分的一半,这就是上弦月。
月相的更替周期是29.53天,称为一个朔望月,它是历法中历月和星期的来源。这个时间比月球公转的时间(恒星月)要长,因为当月球绕地球公转时,地球也在绕太阳公转,一个朔望月月球大约要绕(360+360*29.53/365.24)=3.11度(公转只绕360度)。所以一恒星月大约为29.53*360/3.11=27.32天。
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新月–蛾眉月–上弦月–盈凸–满月–亏凸–下弦月–残月–新月,就这样循环,月相变化是周期性的,周期大约是一个月。
内容简介:
月球绕地球公转的轨道面(白道面)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面(黄道面)之间有5度夹角,因此新月或满月时月地日之间往往并非完全是一条直线。当月地日之间完全是一条直线时就可以观察到日食(新月时)或月食(满月时)。正是由于这5度的倾斜,每月都有朔和满月然而并非每月都有月食和日食。
概念:
每天随着月亮在星空中自西向东地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里的圆缺就是指“月相变化”:在地球上所看到的月球被日光照亮部分的不同形象。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