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一夏无病三分虚中医养生
2024-05-03 06:14:14 责编:小OO
文档


:入夏无病蠢蠢欲动三分虚,谚心花怒放语。指气候臭腐化神奇炎热时更要关切注重保健。内容来自懂视网(www.51dongshi.net),请勿采集!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夏季无病三分虚!想要安然度夏,首先要做好这四件事

进入夏天,尤其是炎热的三伏天,可以说是一年中最令人难受的日子,整天湿热黏腻,没精打采。然而,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不少人分享经验:常备藿香正气,只要身体不舒服,都交给它来解决。江苏省中医院普内科主任陆为民表示,藿香正气不是包治百病的“神药”,安然度夏关键要做好 养心、养脾、避暑、养阳 四件事。

夏季无病三分虚

陆为民介绍,夏季天气炎热,雨水偏多,此时暑湿邪气易乘虚而入,导致人体湿邪困阻,抵抗力下降,容易感到疲倦。另外,如今人们普遍贪凉吹空调、吃冷饮等,伤了人体阳气,很多人会有低热、身体倦怠、疲倦乏力、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不适症状,因此也就有了“夏季无病三分虚”的说法。

藿香正气类药物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功效。那么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藿香正气类药物?陆为民说,关键是认准是外感风寒、内伤湿滞,即内有湿滞脾胃,又外感风寒,脾胃运化失常,暑天因天热贪凉,骤遇冷风或过嗜冷饮所致的如感冒或胃肠道疾病。

针对夏季常见的中暑,也就是中医说的阳暑,藿香正气类制剂并不适合。这种中暑通常是由日晒、出汗过多、饮水不足、暑热侵袭引起的,治疗应以解暑降火、养阴解热为主。误用藿香正气类制剂,反而耗人津液,发散气血,结果会适得其反,加重病情。另外,外感风热夹湿,出现发热重、咽喉红肿疼痛、痰黏或黄、口渴等症状者,也不可服用藿香正气。

安然度夏做好四件事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缓解苦夏,保持精神振奋?陆为民表示,做好以下四件事非常重要!

1 养心

暑热季节,骄阳似火,热气蒸人,容易情绪激动,心烦急躁,易怒发火,对 健康 非常有害。因此,要重视心神的调养,保持一个淡泊宁静的心境,这对夏季 养生 极为重要。

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文娱活动,如下棋、游泳、打扑克等。如果条件许可,还可以参加夏令营、外出 旅游 、消夏避暑等活动,这样既使人心旷神怡,又可以锻炼身体。

2 养脾

长夏在五行中属土,与中医五脏之脾脏相应,而脾最恶湿喜燥。所以夏季多患脾胃病,出现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如果大量进食生冷瓜果,更易损伤脾胃。

所以应及时调理好饮食,营养充足又不增加脾胃负担。建议饮食清淡,可以各种粥为餐,如茯苓薏仁粥、山药粥等作为食疗,起到益气健脾、清暑利湿的作用。另外,甜可伤脾,需严格控制糕点、含糖饮料的摄入。

3 避暑

夏季“暑易伤气”,即炎热的天气容易耗伤人体正气,令人头昏胸闷、心悸口渴、恶心,甚至昏迷(中暑),此时要注意防暑降温。如果出现舌质红、舌苔少,可以使用清暑益气汤(西洋参、石斛、麦冬、黄连、竹叶、荷梗、知母、甘草、粳米、西瓜翠衣)来清暑益气、养阴生津。

平时还可以用荷叶泡茶饮,适当吃些西瓜、冬瓜、绿豆汤。最好在午饭后睡一会儿,一则避炎热之势,二则可消除疲劳。外出时要戴遮阳帽、打伞等,避免在烈日下呆得过久。湿衣服及汗衣皆不可久着,以免暑热并袭,身生疮毒。夏季不宜长时间劳动,要防出汗过多,汗多伤气。

4 养阳

《黄帝内经》里说:“阳者卫外而为固也”,就是指人体阳气有抵御外邪的能力,这种能力主要靠人体阳气。阳气是生命的根本、 健康 的关键。

夏天人体容易出汗,出汗离不开阳气的推动作用。如果汗出的多,伤的不仅仅是阴,时间长了就是“阴阳两伤”。大汗以后,人会感觉非常疲乏劳累,其实就是伤了阳气的表现。此外,天热时人的本能反应是寻求降温,但如果降温过了头也会伤阳。比如夏天喝冷饮、吹空调、吃冰西瓜这些举动均会伤到阳气。

夏天养阳这么做

1 适当晒晒太阳

夏天也要适当晒太阳,不花钱却有效,能防止骨质疏松,也有助于卵巢功能的稳定,这是中医所说的“以阳养阳”。早晨9点多或下午四五点钟,晒15分钟左右,别忘了多晒晒背,因为背上有督脉,主一身之阳。在晒太阳的同时注意勿晒伤皮肤。

2 增加户外活动

运动非常重要,因为“动则阳生”。散步、慢跑、做操、放风筝、打球等项目均可。要增加户外活动,多见阳光,令身体与自然直接接触,阳气就被调动起来,增强卫外功能,尤其可以增加抗寒的能力。

3 空调不宜太冷

空调温度以26℃~27℃为宜,睡眠时还应再高1℃~2℃。在空调房内腰腹不可暴露于外。特别是大汗淋漓时不要马上进入空调房间,否则最伤阳气。

4 少苦寒节冷饮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在饮食上应少苦寒,节冷饮(如现在流行喝的凉茶)。适当食韭菜、芥菜、葱、蛋类、肉类、生姜等,也可选用鲜荔枝、桂圆等水果。

5 保证充足睡眠

睡眠是养阳的最好方法,需适时休息,夜则入眠,晨则起床,使起居合乎天地规律。夜晚睡觉时敛藏阳气,让阳气休息,至早晨一觉醒来,人体阳气随太阳而升发,充满朝气与活力。

6 中药内服外治

养阳可以通过食疗、中药口服等方法进行。还有一个非常方便有效的方法就是中医外治法,如中药泡脚、艾灸、刮痧、穴位帖敷等。利用温性药物,加以温热的刺激及夏季阳气旺盛之季,三者合一,以阳养阳,因势利导,不经消化道吸收和肝脏的代谢,不用担心有上火等副作用,收效明显。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