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以不同方式应对投标人弃标行为
2024-05-10 17:12:33 责编:小OO
文档


根据采购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在评标过程中,对投标文件中含义不明确、同类问题表述不一致或者有明显文字和计算错误的内容,评标委员会可以书面形式(应当由评标委员会专家签字)要求投标人做出必要的澄清、说明或者补正。投标人的澄清、说明或者补正应当采用书面形式,由具有授权的代表签字,并不得超出投标文件的范围或者改变投标文件的实质性内容;对于明显低于成本报价的,评标委员会也应当要求投标人作出书面说明,并提供相关的证明材料。但据了解,在采购实践中,评标委员会“要求投标人进行澄清、说明或者补正”并不一定都能实现,尤其是对那些在评审中价格分占较大比例的项目更是如此。

因为在价格分占较大比例的项目中,唱标后投标人对自己在当次投标中的胜负也就基本有结论了。一些投标人在发现自己的报价大大高于其他投标人的报价,或是发现自己的“报价明显低于其他投标人的报价,可能被发现其报价低于成本报价”时,往往会选择“放弃”投标。而这种“放弃”投标的表现形式又不尽相同:有的投标人是在澄清中提出放弃投标报价的承诺;有的投标人是对评标委员会的要求敷衍了事;有的则是拒不按要求对投标文件进行澄清、说明或者补正。虽然这些行为都可能直接导致投标人不能正常地参与当次采购,但采购代理机构却应该以不同的方式应对投标人的这些行为。

对于投标人在澄清中放弃投标报价承诺的,应属于投标人在投标截止时间后、投标有效期内撤回投标。根据《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的规定,投标人只能在投标截止时间前撤回投标文件。按照许多地方招标文件的规定,这段时间内撤回投标的,直接后果就是该投标人的投标保证金将被没收;如果投标人敷衍了事,就评标委员会对其价格的质疑,不能合理说明或者不能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的,评标委员会完全可以认定该投标人以低于成本的报价投标,将其投标按照无效标处理;如果投标人不按照要求对投标文件进行澄清、说明或者补正的,评标委员会可以否决其投标。但在这样的情况下,采购代理机构是不能没收投标人的投标保证金的。

笔者建议,对于投标人在澄清时可能出现的情况,采购代理机构应该根据采购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事先在招标文件中明确处理方式。只有这样,投标人在“放弃”投标后,采购代理机构的处理才会顺理成章,投标人也无从反驳。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