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及其影响
2024-05-10 16:38:49 责编:小OO
文档


第一、目前,高新技术企业享受的税收优惠主要包括: 1、费用扣除方面,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的规定,对于研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和为此购置的仪器设备可以在税前列支;软件开发生产企业实际发放的工资总额,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社会力量资助科研机构研发费用可税前抵扣。 2、营业税方面,财政印、国家税务总局规定,对单位和个人从事技术转让、技术开发业务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 3、企业所得税方面,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批准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税军征收企业所得税,新办的高新技术企业自投产之日起免征所得税两年。 这一系列的税收优惠,对于扶植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乃至壮大起了积极的作用。然而,税收优惠越多,税制就越复杂,税制的漏洞就越多。以美国为例,由于利益集团活动频繁,导致税收优惠条款层出不穷,因此税制极为复杂,这也导致了美国税务代理业的发达。 对谋求自身利润最大化的企业经营者来说,既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待遇,又不必真正投入大量的科研经费,是他们的首选目标。因此,在利益的驱动下,促使企业寻求各种途径,来获得高新技术企业的资格。 第二、对税务机关参与新技术企业认证工作的可行性分析 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实行的好与坏,关键在于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认证把关上。如果不能做到正确的把关,那么税收优惠就必然蜕变为税收漏洞。因此,严格按标准筛选高新技术企业,严把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关,做到认定准确、标准规范,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目前,在一些地方实行这样一种办法:由税务机关组织专门人员参与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把关工作,与相关部门一道采取联合认证、一票否决或采取最终认定的办法。 这种方法,可以说是一种制度创新。它建立在三个有利的基础上: 1、从宏观上,能有效制约管委会的自利行为,强化税务机关在执行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的职能和责任 税务机关在审批高新技术企业的减免税过程中,往往发现:一些高新技术企业既不高,也不新。这并不是说税务人员同时也是高新技术领域的专家,而是从常识出发,就可以作出这种判断。税务部门明知这部分企业名不符实,但是又无职权过问,同时也缺乏方便快捷的沟通渠道,只能照章办事,眼睁睁地看着国家税款流失。因此,通过让税务部门参与认证,可以从源头上加以控制,减少乃至杜绝这种情况发生,摆脱税务部门的被动局面。而且,从税务部门自身来说,组织收入是一项重要的业绩指标,所以税务部门倾向于从严把关,以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减、免税,这将对管委会的追求自身规模最大化的意图起到有效的制约作用,从而促进了认证工作的客观、公正。 2、与其他相关部门相比,税务部门能比较有效区分高新科技产品与高新科技行业之间的关系 高新技术产品往往可以划分为几道明确的工序,对于一部分高新技术产品来说,并不是每一道工序都需要高深的技术水平和专业技术。因此目前有些企业虽然生产出高新技术产品,但是它们与高新技术行业沾不上边。这可以说是一个悖论,也是高新技术行业在我国现阶段表现出来的一种新现象。 这种现象的症结在于:一些外资企业从国外进口原料,然后在国内加工。国外来的原料虽然是中间产品,但却是名符其实的高新技术产品;在国内生产出来的虽然是高新技术的终端产品,但是这道工序却不过是劳动密集型的简单操作工序。以集成电路为例,其中只有一道工序需要高度清洁的环境,就在美国进行生产,而其他的工序都属于劳动密集型的,就可以移到中国进行生产,并形成了最终产品。这样,既利用了国内充足的劳动力,节省了成本,又享受了国内的税收优惠。虽然说,随着全球化的扩展,每个国家都有可能成为公司的加工厂,但是,这种做法却使我们处在不利的境地。 相对于其它部门来说,税务部门比较明了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信息的不对称程度较低。因为高新技术企业往往都集中在开发区。这种集中除了行政设置的原因外,还是一种行业现象。比如集中在美国加利弗尼亚州硅谷的半导体工业;集中在纽约的投资银行业;以及集中在好莱坞的娱乐业。这种行业集中现象,按照一个世纪以前的英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马歇尔的解释,一是有利于专业的供应商队伍;二是有利于劳动力市场共享;三是有利于知识外溢。对于税务部门来说,高新技术企业的集中还有另外的好处,那就是有利于掌握税源,降低管理费用,有利于强化征管力量,更有利于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而对其它部门来说,比如工商局,这种益处和重要性相对要打折扣。 因此,通过税务部门参与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工作,可以相对减少信息不对称的程度,从而为解决上述高新技术行业中的新现象提供了可能。 3、与设立中介机构进行认证相比,税务机关参与认证具有相对优越性 高新技术产业是个快速发展的行业,知识的更新替代速度很快。一些目前处在前沿的科技,过了几年,可能就落伍了。因此高新技术企业的标准是经常变动的,高新技术企业的称号也是如此。这对税务部门提出了挑战。税务部门能否赶上科技发展的潮流,是胜任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工作的关键因素。有些地方正是出于这种考虑,提出成立一个中介机构。这个机构由科技领域的专家组成,进行高新技术企业的认证工作。 这显然也是一种选择。这种选择,是建立在信任专家的基础上。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这个机构的性质也有待于确定。如果把它做为社会中介机构,它做出决定并不具有行政上的权威性,其次,它可能利用自己在认证过程中的独特作用来寻租,来谋利; 如果把它当作的智囊机构,辅助决策,这就无形中多出一个机构,有可能造成认证的成本过高。 因此,两者相比,让税务部门参与认证具有相对优势。只要税务部门加强参与认证工作的税务人员对当今科技发展的认识,让他们充分掌握当今科技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就可以弥补自身的不足。 随着我国加入WTO步伐的加快,市场进一步开放,国外的企业有可能大批涌入我国,根据WTO的基本原则国民待遇原则,这些国外企业将享受国内企业同样的待遇,如果象现阶段一样,稍微与高新技术沾边的就能享受优惠,那么,外国在华投资企业也将顺理成章地享受这种,国家财政方面承受的压力将是巨大的。税务机关做为国家的聚财部门,又直接履行减免税的具体实施环节,应该对此有强烈的责任感,以更积极的态度关注高新技术企业的认证工作。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