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的流程及要求:职工应在30日内向劳动保障部门提出申请,附带相关证明文件;用人单位未提出申请的,职工可在1年内直接提出。申请需填写《工伤认定申请表》,提交劳动合同复印件和医疗证明。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如拒绝举证,劳动保障部门可根据职工提供的证据作出认定决定。劳动保障部门应在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包括工伤和非工伤的认定。
法律分析
申请工伤认定的流程:
1、《工伤认定办法》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期限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受伤害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按本办法第三条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规定》指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填写《工伤认定申请表》,并提交劳动合同文本复印件或其他建立劳动关系的有效证明;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后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3、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用人单位拒不举证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受伤害职工提供的证据依法作出工伤认定结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认定决定包括工伤或视同工伤的认定决定和不属于工伤或不视同工伤的认定决定。
拓展延伸
工伤认定的关键要素及申请流程解析
工伤认定是确保劳动者在工作中受伤或患病后能够获得相应的权益保障的重要程序。成功申请工伤认定需要注意以下关键要素和遵循相应的申请流程。首先,确保受伤或患病与工作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提供相关的医疗证明和证据支持。其次,了解并遵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工伤认定标准和程序,填写申请表格并附上必要的文件。同时,与雇主、劳动保险机构或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和协商,确保申请流程的顺利进行。此外,及时咨询专业律师或法律顾问,获取法律建议和指导,提高申请成功的几率。通过遵循正确的流程和准备充分的材料,您可以增加成功申请工伤认定的机会,从而获得应有的权益保障。
结语
工伤认定是确保劳动者权益保障的重要程序。申请工伤认定需注意以下要素:确保伤病与工作有因果关系,提供医疗证明和证据支持;遵守规定的认定标准和程序,填写申请表并附上必要文件;与雇主、保险机构或相关部门沟通协商;咨询专业律师,获取法律建议。遵循正确流程、准备充分材料,增加成功申请工伤认定的机会,获得权益保障。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二章 工伤保险基金 第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时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
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数额为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乘以单位缴费费率之积。
对难以按照工资总额缴纳工伤保险费的行业,其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具体方式,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七条 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保险。
和县级以上地方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工伤保险的监督管理,确保劳动者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一章 总 则 第四条 用人单位应当将参加工伤保险的有关情况在本单位内公示。
用人单位和职工应当遵守有关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执行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预防工伤事故发生,避免和减少职业病危害。
职工发生工伤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措施使工伤职工得到及时救治。
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