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缓刑是否会导致公职开除?
2024-05-15 06:44:05 责编:小OO
文档


行政机关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判缓刑后应被开除公职。根据《国家公务员处分条例》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被判刑罚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都应被开除公职,无法继续在原单位工作。

法律分析

一、行政机关公务员被判缓刑后是否开除公职

根据《国家公务员处分条例》,被判处刑罚的公务员应该被开除公职,不能再在原单位上班。

《国家公务员处分条例》第十七条规定,违法违纪的行政机关公务员在行政机关对其作出处分决定前,已经依法被判处刑罚、罢免、免职或者已经辞去领导职务,依法应当给予处分的,由行政机关根据其违法违纪事实,给予处分。行政机关公务员依法被判处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第九条规定,行政机关公务员受开除处分的,自处分决定生效之日起,解除其与单位的人事关系,不得再担任公务员职务。

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判缓刑后是否开除公职

根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被判处刑罚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应该被开除公职,不能再在原单位上班。

2012年9月1日起施行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第二十二条明确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依法判处刑罚的,给予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以上处分。其中,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行政机关任命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依法判处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也就是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如果被判处有期徒刑缓刑,也是要被开除公职的。

拓展延伸

缓刑对公职人员的职业生涯有何影响?

缓刑对公职人员的职业生涯有着重大的影响。首先,缓刑可能导致公职人员在职业晋升方面受到,因为在某些情况下,缓刑记录可能被用作考核和评估的依据。其次,缓刑可能对公职人员的声誉造成负面影响,可能导致其他人对其信任度的下降。此外,缓刑也可能公职人员参与某些敏感领域或项目,因为他们的过去行为可能被视为不符合道德或职业要求。此外,缓刑还可能导致公职人员在工作场所内的人际关系受到影响,可能会面临同事的偏见或排斥。因此,公职人员在面临缓刑时,需要认真考虑其对职业生涯的潜在影响,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恢复信任和声誉。

结语

根据《国家公务员处分条例》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被判缓刑的行政机关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都应被开除公职,不能再在原单位上班。缓刑对公职人员的职业生涯有着重大的影响,包括职业晋升受限、声誉受损、参与敏感领域受限以及人际关系受到影响等方面。因此,在面临缓刑时,公职人员需要认真考虑其对职业生涯的潜在影响,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恢复信任和声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四章 刑罚的具体运用 第三节 自首和立功 第六十七条 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二节 讯问犯罪嫌疑人 第二百零九条 对犯罪嫌疑人供述的犯罪事实、无罪或者罪轻的事实、申辩和反证,以及犯罪嫌疑人提供的证明自己无罪、罪轻的证据,机关应当认真核查;对有关证据,无论是否采信,都应当如实记录、妥善保管,并连同核查情况附卷。

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一百九十一条 机关对已经立案的刑事案件,应当及时进行侦查,全面、客观地收集、调取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罪轻或者罪重的证据材料。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